一、房地產:房產和地產的總稱,也叫“不動產”。
房地產的形態:1、單純的土地;2、單純的房屋;3、土地和房屋的綜合體。
房產是房屋及其權利的總稱,地產是土地及其權利的總稱;
房地產是土地附在土地上不可分割的建筑物,構筑物和其他不可分離的物質及其權利構成的財產。(構筑物是指不能進入的建筑,如:煙筒、樹、路等)
房地產按類型分為:1、住宅用(70年);2、生產用(50年);3、經營用(門頭等,50年);4、行政用(市政府、法院等,50年);5、其他用(學校,博物館等)。
二、房地產業:從事房地產經營管理服務性企業的總稱。
房地產產業的主要內容:
1、 土地的開發和再開發;
2、 房屋的開發和建設;
3、 地產的經營(包括土地權的出讓、轉讓、租賃、抵押等);
4、 房地產經營(包括房屋的買賣、租賃、抵押);
5、 房地產中介服務(包括信息、測量、律師、經紀、公證等);
6、 房地產物業管理;
7、 房地產金融(包括信息、保險、金融投資等)。
三、房地產的特性
1、房地產位置的固定性:土地是自然生成物,位置不可移動,房屋是建筑在土地上的,因此決定房屋不可移動、固定性,使房地產受地理位置的限制;
2、地域差別性:每一個地區或者同一地區不同位置的房地產價值也不相同;
3、房地產的高質耐久性;
4、房地產具有保值、增值性,前提是國家的政局穩定,由土地性質決定,土地有限、不可再生,但人們對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大、增加,物以稀為貴,房地產作為龍頭產業,稅收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0%。
※ 房地產的前景
1、城市化水平走勢穩步提高,形成對房屋越來越高的需求。2010年城市人口達6.1億,每年需新建住宅3.27億㎡;
2、人口流動增加形成對住宅的需求;
3、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
4、城市的舊城改造,增加居民對住宅的要求;
5、深化改革與市場發展的促進對住宅的需求。
政府改革深化內需
1、 取消福利分房,實行住宅貨幣化;
2、 開發二手房市場;
3、 下調存款利率,吸引大批投資性客戶;
4、 下調稅費,出臺法律法規,激勵住房需求。
五證兩書
一、《建筑用地規劃許可證》
建設單位向土地管理部門申請征用劃撥土地前,經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確認,該項目位置范圍符合城市規劃的法律憑證。
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有關建設工程符合城市規劃需求的法律憑證。
三、《國有土地使用證》
經土地使用者申請,經城市各級人民政府頒布的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法律憑證。該證主要載明土地使用者名稱、土地座落、用途、土地使用面積、使用年限、和“四至”范圍。
四、《建設工程開工證》
建設單位進行工程施工的法律憑證,也是房屋權屬登記的主要依據之一,沒有開工證的建筑屬違章建筑,不受法律保護。
五、《商品房銷售(預售)許可證》
市、縣人民政府房地產管理部門允許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商品房的批準性文件
六、“兩書”
《商品房質量保證書》、《商品房使用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