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事大,需要格外慎重。許多人已經夠小心的了,但挑來挑去還是買上了"問題房""。俗話說""防患于未然"",要想不上當,還得心明眼亮,早把陷阱識破。4月30日,多年從事房地產法律服務的律師趙華接受記者采訪,談了他自己的看法。
新房看""五證""
開發商延期交房、房產證遲遲辦不下來,這些都是新房交易中最容易出現的糾紛。太原的柳先生眼看著自己的房子已經基本竣工,可開發商就是不交房。趙華律師介紹,像柳先生這樣的情況大多是因為開發商建房之前手續不全,需要補辦之后才能交房,而補辦的過程往往又遙遙無期。
因此,趙華建議購房者在買房時要先考察開發商的資質和信譽,特別要格外注意該樓盤是否有 《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國有土地使用證》和《商品房銷售(預售)許可證》,即常說的""五證""是否齊全。趙華坦言,現在""五證""齊全的樓盤并不多,在這種情況下,買房時至少要看樓盤是否擁有土地使用證和規劃許可證,只要有這""兩證"",后續風險就會小很多。
此外,趙華特別提醒,有些售樓處雖然掛著""五證""的復印件,但買房人一定要核對是否是正在出售樓盤的手續,防止一些開發商""掛羊頭賣狗肉""。比如,一些開發商在開發一期工程時獲得""五證"",但賣的卻是二期、三期的樓盤,買房人一般很難發現其中的""貓膩""。
二手房要核實
買賣二手房,第一要看賣房人與房產證上的房主是否同一人,第二要考察該房屋是否有共有人。趙華介紹,2008年7月1日以前的房產證即使是夫妻共有、家庭共有也只寫一個人的名字,因此需要買房人核實一下,避免以后的糾紛。
另外,趙華特別提醒在簽訂二手房購房合同時,買房人一定要注意合同上是否包含房屋附屬設施(如地下室、車庫)的交易。曾經就出現過房主賣房不賣地下室,與買房人引起糾紛的案例。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在購買二手房之前一定要仔細考察房子的質量、物業和周邊的環境等,特別要看該房屋短期內是否在市政拆遷范圍內,如果剛買的房就要面臨拆遷,那就得不償失了。
買二手房的人大多是因為房價便宜,但記者了解到,如果購買的是經濟適用房,那么在過戶過程中必須要補交一部分房款,這部分錢是在交易價格之外的額外費用,因此購房者在買房之前一定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部分的費用。
小產權房別購買
小產權房曾經是個熱點問題。雖然關于小產權房的不合法性,國家已經三令五申,但因其相對便宜,一直受到很多消費者的關注。趙華強烈建議消費者最好別選小產權房。
趙華說,從法律角度講,小產權沒有任何手續,這就意味著買房人雖然買了房,但沒有合法手續證明買房人對房屋的所有權,一旦出現糾紛,法院將不予受理。趙華舉了一個極端的例子,如果剛買了小產權房就要拆遷,那么房主很難要求相應的拆遷補償。由于沒有合法的房屋擁有權,一系列的問題同樣將無法運用法律手段維權,例如水電暖隨意提價、巧立名目亂收費等。
從價格角度講,小產權房便宜的主要原因是其價格沒有包含土地出讓金。趙華介紹,即使將來一些符合城中村改造的小產權房可以辦理合法手續,那么土地出讓金和各種稅費還是需要房主補交的,這樣算下來,小產權房屋的價格也就不便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