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先生30歲,是一名醫生,愛人李女士28歲是同單位的護士。夫妻兩人收入穩定,分別是5500元和3500元。每月家庭支出也比較穩定,大約在4000元左右。由于剛結婚不久,所以只有3萬元的活期儲蓄。夫妻兩人現在居住在高先生父母早期準備的住房中,市價80萬元。夫妻倆想換一套附近的商品房,考慮在150萬元左右。高先生夫婦沒有投資理財經驗,也沒有購買過保險。夫妻倆打算兩年后要個小孩,從現在起準備一筆嬰幼兒的撫養費用。
【號脈問診】
高先生家庭的年結余比例較高,說明高先生家庭儲蓄意識與能力較好,家庭凈資產提升能力也較高。另外,高先生家庭沒有負債,也沒有金融資產投資,一方面反映出家庭財務較為安全,沒有財務風險,還具有利用財務杠桿的空間,另一方面反映了家庭缺乏投資意識,整體資產的增值力不強。
【對癥下藥】
現金規劃:因為高先生與愛人收入都比較穩定,因此建議其流動資產可以保持1.5萬元,作為家庭生活的備用金。這部分備用金可以把活期存款作為預留,也可以將其中一部分配置為貨幣市場基金來持有。
消費支出規劃:高先生家庭主要有換房的目標,但高先生資金尚不充裕,必須用舊房換新房。如果換150萬元的房子,則需要貸款70萬元,月供額為3757元左右,占月收入的42%。顯然這個比例已經超過了房屋貸款占月收入的合理比例上限,會給家本文出自襄樊房產網www.hbxffc.com庭帶來較重的負擔。因此,建議降低規劃目標,可以考慮總價為120萬元的房子,這樣貸款負擔會大為減輕。
風險管理規劃:建議夫妻倆每年拿出6000元左右來購買商業保險,在險種配置方面,高先生和李女士應當選擇的品種是一些健康險、醫療險、意外險以及養老保險等。應當更多注重保險資產的保障功能,分紅應當不是保險主要考慮的因素。
養子規劃:準備在兩年后要孩子的計劃,可以從現在開始準備,每月可以拿出2000元進行積累資金,可以投資于債券型基金,這樣損失本金的風險很小,還可以收到5%左右的年收益,經計算可得出兩年后可以積累5萬元資金,用來準備孩子出生需要的費用。同時還應該盡早準備孩子教育經費,可以堅持定投到孩子上大學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