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人口的急劇擴張,傳統的多層住宅正在城區消失。與之相應的是,越來越多的人選在高聳入云的樓盤里安家,新的購房計劃也是針對高層而去。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很多
人在購房時,選什么樓層的問題,很是讓人頭疼。讓人頭疼的同時,很多來自民間的解決方法應運而生。例如“一樓接地氣”、“七上八下”、“一定要根據生肖選樓”……
那么,這些形形色色的說法站得住腳嗎?如果不按照這些要求來選,會怎么樣呢?
住一樓真能接地氣嗎
“我這房子是2000年買的。”已從大學退休三十年的劉尹幀坐在家里的客廳里,指著墻上掛著的一幅全家福的照片,說:“這房子兒子出錢,我們自個兒挑的樓層。”
2000年的時候,丹鳳街唱經樓附近的高層并不很多,劉尹幀告訴記者,兒子當初選擇在此地為父母購房,就是想讓他們住得高一點,視野開闊一點。但老兩口堅決不同意。“那么
高,離地那么遠,我們哪里能接得上地氣呢?人沒有地氣怎么行呢?身體還怎么能結實呢?”
拗不過老兩口,兒子還是選擇了一套一樓的房子。“每天早晨,我就和老頭子打開門,到綠地上走走,夏天的時候,我們都光著腳丫子,接接地氣,精氣神都足著呢。”見記者聽
得出神,老太太笑著解釋:“按我國古代養生來說,人體內的陰陽不平衡會導致各種疾病,只有保持陰氣充盈平和,陽氣才能旺盛。而大地是陰氣的礦藏。因此,經常接觸土地,
可使陰氣聚集人體,如果赤足踏地的話,地的陰氣就可以通過涌泉穴進入體內,從而養陰。”
老太太說得很篤定,但記者有點疑惑,住一樓能接地氣的說法,聽起來有點玄乎,它能成立嗎?
專家意見
住一樓有助于人體“放電”
南京中醫藥大學陳仁壽教授認為,接地氣之說,屬于古代哲學的范疇。但陰陽調和之說,則屬于體質學,和接觸地面沒有太大的關系。“按照這位老人家的分析,假如一樓的陽光
不充分,那么,不是陰氣太盛而陽氣不足了嗎?”
“正因為一樓的陽光不好,所以一樓的人往往更喜歡到戶外活動,這對健康絕對有好處。”在南京一所高中教物理的王毅老師認為,人體就是一個導體,它能吸收靜電,氣候干燥
的地方,人體所積存的靜電可高達幾百到幾千伏。此外,現代生活電磁波無處不在,干擾著人體的生物電。如果這些積存在人體的“電”無法放出去,就會影響人體內分泌的平衡
,造成失眠、煩躁等不良后果。而經常走出去像老人家那樣光腳“接地氣”,則可以幫人把體內的“電”放出去。
成功男人該住倒數第二層?
齊恒是個生意人,資產頗為豐厚。2007年,他在龍江的月光廣場一棟32層的樓盤里買了一套房子。選樓層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選了倒數第二層。“高層的房價是越高越貴,但我
根本就沒猶豫過。”齊恒告訴記者,詭譎的商戰往往讓他身心俱疲,但每次回到家,站在窗前,仰望無垠的天空,俯瞰繁華的都市,心情就會舒坦起來。
“一覽眾樓小,懂嗎?成功的男人往往需要這種感覺。身心舒坦了,才能以飽滿的狀態在商場里殺出條血路來。”
現在,齊恒那正在上高中的女兒每次放學回來,也會向外遠眺一會兒,“女兒說,看看遠處,可以緩解學習的疲勞。你看,我這樓層選得多好!”
“既然越高越好,那你干嗎不選頂層呢?”記者有點不解,“這你就不懂了吧,頂層牽涉到太陽輻射,還有防水的隱患。到了夏天,頂層開幾個空調都沒用。”
那么,齊恒的選擇有道理嗎?
專家意見
住得高當心電磁輻射
“許多人認為,高層的房子,越高越好。因為高層空氣清新、噪聲也小、景色也很優美。但是,高層居民有個最容易忽視的敵人,那就是電磁輻射。”東大物理系宋星宇博士告訴
記者,鋼筋混凝土結構迫使來自電器設備的電波沿著房子循環,相當一部分是往上走,直至頂層。“所以,有些住在高層的居民會發現,自己經常頭疼或心情不好,但又找不到原
因。”
宋星宇分析說,“還有部分人認為,住得越高,就越安靜,實際上這種理解仍是錯誤的。因為聲音通常以最短的路線傳播,所以,高層同樣能聽見地面上的嘈雜聲。”
他官運亨通,與住上帶七的樓層有關嗎
人物:劉元(化名),男,48歲,住玄武區北門橋小區,所住樓盤共32層,他住17層
劉元在政府部門工作,如今已是處級干部。他現在的房子是2001年時入住的,當時,他還是科員。“不瞞你說,我是鐵下心來在單位好好干一番。所以,日常生活中,許多小節我
都很注意,更何況是住房子呢。”劉元告訴記者,2001年前,他住的是一棟多層的房子,“一樓臟,二樓吵,三樓四樓住領導。聽過沒?我那時住在二樓,一點念想都沒有,快40
歲的人了,還是小科員。后來,買新房子了,我看中了這棟房子,有朋友提醒我買個七樓的房子,說是七上八下。誰知道,七樓早有人捷足先登了。我就退而求其次,選了十七樓
。”自從住進了這房子,還真奇了,他很快就被提拔了。
劉元又給記者講述了另外一件事。某學院幾年前修建了一座機關大樓,共九層。分配樓層時,8樓成為主要領導的辦公地點。然而,事隔一年后,領導決定將這座樓的樓層改了:原
來的一樓稱為G樓,原二樓改稱為一樓,依此類推,原來領導辦公的八樓就成了七樓。
對于這件事,許多人莫明其妙。后來有小道消息說,學院的一位主要領導想升遷,卻幾次與機會擦肩而過,眼下又到了關鍵時刻,領導有所領悟——七上八下啊!
專家意見
“七上八下”
是一種心理暗示
“七上八下”,難道真有這種事情啊?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安心說,這其實是一種心理暗示。受暗示性是人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無意識的自我保護能力。當人處于陌
生、危險的境地時,會根據以往形成的經驗,捕捉環境中的蛛絲馬跡,來迅速做出判斷。這種捕捉的過程,也是受暗示的過程。
人們為了追求成功和逃避痛苦,會不自覺地使用各種暗示的方法。比如,會設想目標實現時非常美好以及與之相關的諧音啊什么的。‘七上八下’就對官場上的人構成一種暗示,
沾了七就能‘起’,沾了八,就要‘下’。”
不過,安心認為,“七上八下”最多也就是一種自我暗示。“你要是信,它就起作用;你要是不信,那它就一點用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