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產銷售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一個問題,那就是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等,值得參考的信息偏少。買方往往難以知道自己要買的房子年齡如何,是否存在隱含的質量問題;而賣方卻常常不能肯定自己所托付的房產公司實力如何,會不會出現卷款出逃的情況。該怎樣解決這些問題呢?
買方如何了解房產信息
買房最想知道的信息就是所要購買的房產質量、小區環境等在房產過戶后能直接影響到業主生活質量的信息。如何了解這些信息?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可以從四個方面解決。
一,找專業的、信譽良好的、在專業領域內偏向為買方服務的房產中介幫助自己了解房子的具體信息。由于不動產的質量檢測是一個專業性極強的領域,一般的房產購買者是不會具備這些知識的,所以請房產中介的專業驗房師、經紀人來幫助了解房屋的信息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二,在看完房產之后,購買方不必立即做出選擇。可再次返回房產所在地,去咨詢物業管理公司及小區住戶。房屋的使用狀況、房產是否多次轉賣等問題其實都可從小區物業管理方得到答案。房產的結構是否合理,采光、通風等問題都可以從戶型相同的鄰居那里得到答案。而且,在不同的時段看房,還能見到小區環境的真實一面。
三,還可以到房管局、規劃局等國家部門查詢產權情況和規劃情況。只要房產是正規的合法房產,都會擁有國家發出的產權證明。而發出了產權證明的房子基本都能夠在相關的職能部門查詢到房子的數據。實際大小、房產原結構、房子的修建年代等等。
四,在交易之前可以在互聯網上找到地理位置、建設大小、戶型設計相同或相似的房產的銷售價格作參照。
賣方如何了解賣房信息
人們在提到信息不對等的時候,往往會把房產出售方排除。其實,這也是一種偏見。誠然,房產出售方在房產信息方面掌握的比中介和買方充足。但是房屋出售方卻無法作到完全了解中介。對于房產出售方來說,不了解房產中介公司的結構和運營模式,就很難獲得相關信息。
業內人士認為,作為賣方擔心的有兩點:一是房款的安全性;二是房產出手過慢。如何得到房產的銷售信息?可以針對這兩點逐一解決。
中介公司會帶有意向的顧客前去看房,所以不能避開房東。因此,房東可以直接參與銷售,只要按照房產中介的步驟進行,不與購房者私下交易就可。其實這種和購房者直接碰面的方式更能夠保證交易公平。
很多房東賣房是為了改變資金的使用方向,所以對時間的要求就比較嚴格。但許多中介公司為了多賺差價,喜歡在業主的委托價格上加價出賣,而因為銷售價格過高,房產的銷售時間也延長很多。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是,房主可以時常通過電話和互聯網等手段,查詢自己委托的房產銷售價格,如果遇到加價的情況,房東可要求房產中介調整價格。
房產出售方:
出售房產的房主首先會在執信房地產經紀服務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那里填寫一份 《房源登記表》。然后,公司的經紀人會和房主一同查看登記出售的房產,并逐一落實 《房源登記表》上所登記的房子結構和情況。在勘察完房間之后,經紀人會結合房子的實際情況與市場行情同房產的出售方確定房子的出售價格,并與房東約定好看房的方式。在看房的約定方式確定之后,經紀人會開始尋找有意向的買房者。
房產購買方:
房產的購買方會與中介公司的經紀人簽定一份 《客戶需求表》。然后,經紀人會幫助購房者找到他們所中意的房產,并帶領客戶看房。當客戶看到滿意的房產之后,需要填寫一份《看房確認書》。在客戶與公司達成成交意向之后,經紀人會讓購房者支付定金,并簽定房產認購書。
房產中介方:
在購房方簽定了購房意向書之后,中介方會詢問買賣雙方的空閑時間,在買賣雙方時間不沖突的情況下,中介公司會將買賣雙方一同約來公司簽定合同。買賣雙方見面之后,中介方會讓房產出售方和房產購買方相互確認對方身份,消除疑惑。然后雙方簽定房產交易合同。
帳戶監管銀行:
在買賣雙方簽定了房產交易合同之后,房產購買方會把購買房產的費用支付到銀行監管帳戶。房產中介方開始替客戶辦理房產過戶手續,領取新的產權證。在買賣雙方進行物業交割之后,賣方持中介方和買方出具的《存量房交易結算資金支取憑證》到銀行辦理相關手續,銀行在與中介方證實房產交割后,才向賣房方支付賣房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