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歲是人生精力最充沛的年齡階段,也是人生財富的重要積累期。雖然今天影視圈中的明星陣容中已經有很多“80后”的身影,年紀輕輕就已經開啟了各自的財富之門。但他們的星途也并非一定會一直永遠坦蕩下去,未來的變數依然很多。尤其像王寶強這樣的“80后”明星群體的
20-35歲是人生精力最充沛的年齡階段,也是人生財富的重要積累期。雖然今天影視圈中的明星陣容中已經有很多“80后”的身影,年紀輕輕就已經開啟了各自的財富之門。但他們的星途也并非一定會一直永遠坦蕩下去,未來的變數依然很多。尤其像王寶強這樣的“80后”明星群體的領軍人物,依然感嘆“片酬漲了還是買不起北京的房子”,也就是說:明星在各自的理財道路上,與同齡的白領們一樣面臨著共同的困惑。
那么,怎樣做才能使自己置業無憂、養家不愁,真正做到三十而立呢?理財專家建議,“80后”的年輕新星們在實施置業理財計劃時,可以按照每3-5年一周期,有步驟地分階段進行。
儲蓄永遠是理財的第一步
今年25歲的Winny,“中戲”畢業已有兩年,目前簽約在一家影視經紀公司。她每個月的工資和一些有限的片酬基本都花得精光,反正身邊很多同齡朋友也都是這樣。
然而,當她開始盤算是不是也該考慮買房的時候才發現,自己雖然做了“能掙大錢”的演員,但竟然淪落到一分錢都沒能存下來,連按揭買房最基本的首期款都付不了。懊惱不已的Winny對于自己現在的財務狀況很是頭疼。
理財專家告訴我們:“月光族”的真正問題并不都在于收入的高低,而更多的在于使用金錢的方法。對于剛開始工作不久的年輕人,理財第一要點就是要懂得開源節流。
針對Winny的現狀,今后可以實施如下的理財規劃:掌握自身資金狀況,確立理財目標;逐漸儲備,積少成多。工作幾年下來,也能打下一定甚至可觀的經濟基礎,在準備買樓的時候也就不會出現類似望樓興嘆的苦惱了。
第二步:“白領”變回“明星”
今年29歲的李先生在娛樂圈已經打拚多年,去年結婚時,他以按揭方式在北京東三環附近買了一套總價近100萬元的二手房。
可李先生表示新婚后“二人世界”過得并不是很愜意,因為每個月都感覺似乎被供樓貸款弄得手頭很緊,苦稱自己由“明星”變成了一個痛苦的白領“供樓族”。
其實,類似李先生這樣的“供樓明星”多數存在一個通病,就是申請買樓按揭時預算不充分。主要表現在貸款額高、但按揭年限短,導致月還款額很高,幾乎占家庭月收入七成以上。理財專家指出:對于收入不是很穩定、但平時消費又比較高的家庭來說,其按揭月供款額最多不應超過家庭月收入的50%。
按揭置業不只是簡單的供樓,或“每月還款”,它應作為一種消費理財的技術手段,其運用是否合理,對置業者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應明智、客觀、靈活地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按揭方式,擬訂適合自己的還款計劃。
30歲左右的年輕人選擇置業時,不宜好大喜貴,應拋棄置業必須一步到位的思想,根據自身所能承受的范圍,做出合理的決策。尤其是在選擇按揭方式時,不宜過分要求年限短,或急著想盡快還清貸款,而過分壓縮日常生活開支,降低原本應該保持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