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外面下大雨,位于華東市場三期A8棟的張先生家就下著小雨??粗路砍闪?ldquo;水簾洞”,張先生一籌莫展。
張先生的新房前段時間剛剛裝修好,近期打算把房子開窗通風,可當他來到新房,卻發現客廳的天花板上正不停地往下滴水。除了客廳外,房間的墻壁也被水浸濕,有的部位墻面漆已經鼓包。他立即向物業公司反映了情況,但一直未得到妥善處理。
記者在張先生家看到,情況正如他所說的一樣,除了客廳和房間漏水以外,在4樓通往5樓的樓道兩邊的墻上,也有大面積被水浸濕的痕跡。張先生說,剛開始這些痕跡面積較小,現在經水浸泡后面積越來越大,出現這樣的情況肯定是哪里漏水。該樓共5層,因懷疑是5樓漏水,記者便和張先生一起來到5樓住戶家。沒想到情況并不是想象的那樣,5樓住戶孫先生也一肚子委屈,因為他家也是受害者,家中墻壁因為漏水而多處發霉。
隨后,記者和兩名業主一起將情況反映到了市場物業辦公室,負責人陳經理說,具體是什么原因導致漏水,他們也不清楚,不過已經將情況反映到了工程部,他們會督促工程部盡快去維修處理。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能碰到樓上漏水,有的是樓頂漏水,有的是樓上住戶家自用管道漏水,有的是共用管道漏水。更難處理的則是漏點不明的漏水,導致樓上、樓下的鄰里因該問題處理不及時而鬧矛盾。
針對該問題,記者咨詢了房產維修方面的專業人士。他們說,其實房屋漏水維修責任劃分有依據,按照建設部的相關規定,房屋維修需按產權劃分維修責任,誰的產權誰來維修。樓頂屬于公共部位,按照規定由售房單位負責維修,單位自管房由單位負責,直管公房由房產部門負責,商品房保修期內由開發建設單位負責。按照委托管理合同劃分,比如居民入住新小區后,與物業管理公司簽訂委托管理合同,其中就包含房屋公共部位的維修。此外,還要看管道所處的位置,通常原則是每個用戶住宅外由物業管理范圍之內的區域,屬于公共維修的范疇,需要從公共維修資金支取,而每個用戶住宅內的,則由用戶自行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