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今年4月交付的,到現在還拿不到房!”
“都整改了兩回了,還是滲水,我要退房!”
“還沒有拿到竣工備案表,開發商就要求我們收房,我能不能收?”
……
進入2009年第一個交付高峰期,《金樓市》工作室不斷接到收房業主的投訴。與此同時,各大房地產網站論壇中也是交房維權風起云涌。
【矛盾】
整改期常見冷眼
五月末,惠山區一家樓盤社區門口,一些剛收房的業主憤憤然,“房子質量這么差,還交房?”
差不多同一時間內,新區的一家樓盤由于業主認為不具備交付條件就要求業主收房,遭到了業主的強烈投訴。
在南長區,一家樓盤業主在入住后發現墻體大面積滲水。諸如此類的交房事件,在近期無錫樓市中頻頻發生,并且雙方矛盾不斷深化。
筆者在調查中了解到,業主與開發商矛盾的焦點主要集中在房屋質量方面。
一位業主告訴筆者,現在買的都是期房,在收房的時候就擔心房子質量有問題。“雖然說各家樓盤都會在交付之前經過一輪驗收,但我們收房時,總歸還是有些不放心。特別是看到一些明顯的質量瑕疵,就會質疑起房子的質量問題。”
另一方面,讓業主所氣憤的是,當業主質疑到房子質量問題時,有些開發商總是態度很冷淡——或是推給物業公司,或是找個借口搪塞,似乎賣了房子就事不關己。
“開發商通知我可以拿鑰匙后,我還挺開心的。由于對房屋質量不放心,我找了專業驗房師幫我檢驗了一下,發現了幾處小問題。當即,我們找到開發商,他們答應會給我們修補好的,但一個月過去了都沒見人來整改。”
一延再延拖字訣
除房屋質量外,筆者還了解到,樓盤相關的配套設施也是購房者關心的問題。有些樓盤在交付后,對于小區內的配套設施就自作主張,變更設施用途,由此引起業主不滿。
此外,由于各種原因,一些樓盤設計變更、資金問題及工程未按計劃完工等造成了延期交房。
還有一種情況,從表面上看開發商是按時交房了,但房屋根本不具備交付和入住的條件。這些情況引發的矛盾也在不斷增多。在城東,一家樓盤由于沒有交房條件而導致業主延期收房長達近半年,由此產生的違約賠償問題一度激化了業主與開發商的矛盾。所幸的是,最終開發商答應按合同約定賠付違約金。
但是,位于新區梅村的天誠金白領公寓(論壇 戶型 圖庫)的業主就沒有那么幸運。交房時間一拖再拖,至今快一年時間,部分業主要求退房,都沒有任何說法。據接手處理該案件的律師透露,該開發公司已經違反了雙方合同的約定,業主完全有權利提出退房。
承諾容易到位難
誠然,房地產交易的一系列行為需要開發商與業主之間建立起平等、透明的信息溝通關系。但在現實的交易活動中雙方卻很難做到。以規劃變更糾紛為例,在購房者購房時期,房子還是一個“概念”,而開發商一般都是靠沙盤上的房屋模型給購房者介紹“這里是運動場,這里是一片綠地……”然而在建設中項目規劃又發生了變動,開發商并未及時向購房的業主澄清相關事實,業主自然會產生抵觸心理,從而導致拒絕收房的結果。
日前,在惠山區一家開發商也遭到了部分業主的圍堵,起因是子女入學問題。據知情者透露,業主在買房時,開發商表示買了房可以上當地一所小學,但現在業主被學校告之,子女不能上學。
“現在房子還沒有交付,戶口問題還沒有落實,即使要上學也沒有具備入學條件。但業主對我們的解釋一直沒有聽取,長時間聚集在我們項目門口,使得我們的工作受到了嚴重影響。”該項目相關人士無奈地表示,“并不是我們不給這些業主的小孩上學的資格。當地政府相關部門人士已經出面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