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自來水水質雖然在全國名列前茅,但是由于很多老小區產權單位找不到了或者“踢皮球”,二次供水后續管理存在“真空”,幾百個老小區的居民無奈地“喝”著渾水。這個尷尬,目前全省甚至全國都存在。隨著《江蘇省城鄉供水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今日起施行,無人管的老小區二次供水管理有了解決方案。有了制度規范,全省這個“老大難”問題有望不再“扯皮”。
政府來管老小區二次供水
從水廠出來,輸入地下自來水管道里的明明是高質量的自來水,可是從小區的泵房或者樓頂水箱“走一遭”,再送到家里,擰開水龍頭卻是渾濁的自來水。這就是眾多老小區遇到的二次供水問題,主要是因設施無人清洗造成水源污染。按照有關規定,二次供水的管理應該由產權單位負責,但是很多老小區不是找不到產權單位,就是種種原因導致產權單位無力或者不愿意掏錢管理,居民遭遇“踢皮球”。這個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特別是在今年全省的兩會上,民進江蘇省委在提交的《關于盡快解決城市樓房二次供水安全問題的建議》中也建議,由省、市財政共同承擔二次供水設施改造費用。
記者看到,《條例》第十八條第二款規定“對已經建成的居民住宅的輸配水管網、二次供水設施及戶表工程需要改造的,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城鄉供水等相關部門編制改造計劃并組織實施。改造后的輸配水管網、二次供水設施及戶表,由供水單位負責運行、維護和管理”。該條款明確了政府部門“編制改造計劃并組織實施”的主體責任。
“這為老小區二次供水改造奠定了法律基礎。”南京市供節水管理處金勇軍處長介紹說,南京目前正在抓緊進行二次供水設施管理的立法工作,困擾二次供水老小區改造的資金籌措難、實施主體缺、管理體制亂等諸多難題,將會有突破。
灑水車要先用再生水
同時,為了防止浪費,《條例》對用水的要求更加嚴格,自來水不能隨便用了。如,居民住宅小區、單位的景觀環境用水,有條件使用雨水或者再生水的,不得使用城鄉供水。市政、綠化、景觀、環衛等用水,應當優先使用再生水、雨水和地表水。建設項目配套建設節水設施的規定也更加明確,規劃用地面積二萬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建筑物應當配套建設雨水收集利用系統。對于未按照規定建設的,由城鄉供水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并可處以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
施工不規范,供水管線遭遇破壞的事情,在城市里常有發生。嚴重的還會帶來淹水、交通等方面的次生災害。對野蠻施工損壞供水管線的違法行為,《條例》也加重了處罰力度,根據情節的嚴重,施工單位不僅要承擔損失,而且罰金在一千元到三萬元不等。如果構成犯罪,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