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教堂生活 難定“收養” 今欲繼承遺產 證據“不硬”
三個毫無血緣關系的女子曾一同在教堂生活,以母女、姐妹相稱,如今三人中已有兩人先后去世,生者向法院主張繼承權。日前,市第二中級法院開庭審理了一起特殊的繼承案件,認定上訴人楊某所稱收養關系不成立,駁回其上訴請求。
解放前,翠仙、瀛堤與楊某先后在崇明某教堂共同生活,瀛堤與楊某均對外稱翠仙為姑母,瀛堤與楊某之間以姐妹相稱。解放后,三人先后離開教堂,并曾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共同生活,彼此以養母養女、姐妹相稱。1976年,翠仙去世,生前未曾婚育。2004年,瀛堤離開人世,留下若干遺產。因篤信宗教,立志終身不嫁,瀛堤也無親生子女,所留遺產由生前所在單位崇明縣供銷合作社保管。
楊某得知此事后,以本人和瀛堤均是翠仙收養的子女、自己與瀛堤是姐妹關系為由,要求繼承遺產。原審法院以收養人是教堂而非翠仙為由判決其敗訴,而楊某則認為按有關宗教習俗,教堂不能收養兒童,不服原判,上訴至市二中院。
市二中院認為,翠仙與瀛堤、楊某三人無血緣關系,且三人均曾在教會生活、工作,翠仙與楊某之間的稱呼在“姑母”和“養母”之間有所反復。本案因年代久遠,無法證明翠仙與瀛堤之間存在收養關系,即使這一收養關系成立,翠仙與楊某的收養關系也無確鑿證據證明。此外,當年翠仙收留瀛堤的行為是否就是法律意義上的收養,楊某也未能提供充分證據加以證明,故瀛堤與楊某之間的養姐妹關系無法認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