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一些不孝子女通過多種手段,企圖在違背老人意愿的情況下獲取財產,但公證機關通過對當事人的單獨問詢能積極防范。”市公證處主任陳主任這樣告訴小編,單獨問詢,不僅可以有利于當事人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意愿,也便于公證部門在調查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真實情況,同時也使得公證書更具真實性,避免了以后的麻煩,促進家庭和社會的和諧。
近年來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加劇,老人們涉及的公證相關證明也越來越多,陳主任說,如今許多老年人再婚率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再婚老人都愿意到公證部門辦理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雙方對各自再婚前的財產歸屬情況進行有效約定,最大限度避免日后與各自的子女產生不必要的財產糾紛。
陳主任說,與老人相關的公證不少,如遺贈撫養協議公證,這是老年人與非法定繼承人之間簽訂的關于贍養老年人后享受遺產繼承權的協議。如一些孤寡老人跟侄子、外甥等之間進行簽訂該協議,并以公證的形式,約定贍養老年人的侄子或者外甥在老人去世后繼承其財產。通過這一公證形式,解決了老人的贍養問題,也減輕了社會負擔。
此外,還有贍養協議公證,這是老年人與其直系親屬之間的約定,由其中的一人或者多人對老年人盡主要的贍養義務及明確贍養的主要標準的協議公證,能有效防止老人在失去自理能力時,無人照料的窘境。
公證部門在為老人辦理公證時,除了嚴格核對相關證明材料外,更注重解老年人真實意愿的表達,為了避免因子女在場而受到影響,公證員都會將老人單獨帶出進行問詢,并介紹相關公證辦理會對老人權益影響的利弊,此舉維護了老人的權益。
陳主任說涉老公證也體現社會公民的文明素質,他呼吁子女們孝字當先,弘揚傳統美德,關愛老人。同時社會應對不孝子女失信行為加大懲戒力度,同時政府相關部門對公民個人戶籍、婚姻狀況等應盡快做到全國聯網,方便公證部門核查,讓老人們的合法權益得到切實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