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生子女無法繼承父母遺產?繼承公證手續很難辦?這一說法是否靠譜?
近日,一篇題為《獨生子女無法繼承父母遺產,99.99%的人都想不到》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中熱傳,文章描述劉先生作為家中獨子,父母相繼過世,母親臨終前留下遺囑,將股票和自己名下的房產留給兒子。在繼承遺產時,劉先生卻遇到重重阻礙,最后甚至將自己的妻子告上法庭。法院立案審查后認為,劉先生的妻子不是繼承案件的適合被告,劉先生無奈,只好撤訴。
此篇文章引起了很多獨生子女家庭的關注,文章中歷數的一系列難題是否可靠?獨生子女繼承財產真的有這么難嗎?為此,記者采訪了云南凌云律師事務所蒲光舉律師,辟謠的同時,也給獨生子女繼承父母遺產指出一條明路。
傳聞:公證訴訟兩頭難
真相:非訴繼承路徑暢通
根據《繼承法》規定,我國有兩種繼承方式:遺囑繼承和法定繼承。如果父母在離世前已立下遺囑,直接按遺囑繼承辦理。如果沒有,則按法定繼承辦理。《繼承法》第十條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則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蒲光舉稱,繼承遺產時,首先看被繼承人是否父母健在,如果父母健在,被繼承人的父母和子女都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參與分配財產;若被繼承人突然離世,僅有獨生子女繼承的,可按公證財產繼承方式由公證部門辦理,“在這個環節一般都可以完成繼承公證,沒有網帖所說的那么麻煩。”
網貼中稱,獨生子女在繼承遺產時,公證、訴訟兩頭都受堵,但實際上,繼承公證路徑暢通。“我們遇到的案件中,很少有通過訴訟繼承遺產的,一般走公證就能解決了。”蒲律師稱,獨生子女的繼承權也沒有網貼中說的復雜,一般都能通過繼承人在戶口所在地開具家庭人員證明、獨生子女證、戶口登記信息等材料證明。
傳聞:不清楚父母遺產無法繼承
真相:公證機構查詢即可辦理
目前,大多數子女并不了解父母有多少財產。獨生子女家庭逐漸增多,父母突發疾病去世,子女不了解其財產狀況,在繼承遺產時便會遭遇一些難題。網貼中稱,父母去世前沒有進行財產說明,繼承人很可能拿不到存折或密碼,而銀行無法確定其是否為唯一繼承人不配合辦理,從而導致繼承人無法實現繼承權。但這僅僅是網貼中夸大其詞的說法,現實并非如此。
“如果死者遺產不明,繼承人可向公證處申請開具查詢函前往銀行、不動產部門等查詢。”蒲光舉表示,包括房產、存款、理財產品、股權等都可查到。而早在2013年,司法部、銀監會就下發聯合通知,進一步明確了公證機構核實被繼承人存款的權利和程序。任何繼承人都可以通過公證機構查詢被繼承人存款明細,持繼承權公證書提取存款或辦理過戶。
另外,蒲光舉特別提醒市民:獨生子女的祖父母、外祖父母都有合法繼承權。“一般情況下很少僅有獨生子女一人繼承的情況,網上曝光文章上說的是實踐中發生較少的個案,不用過分聽信。”蒲光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