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家庭,最值錢的莫過于房產(chǎn),所以教了一輩子數(shù)學的雷某某,打算在自己65歲前,理清這輩子最難算的一筆賬:兩套房產(chǎn),究竟如何分割給3個兒女。
“除了要錢,他從來不來看我一眼,我摔了,他看都不來看我一眼!”“太壞了,他不是我兒子!”……這些話語發(fā)泄般反復出現(xiàn)在雷某某的第一份遺囑中,在前往律師事務所辦理代書遺囑時,他自理了一份草稿,打印的5頁A4紙,3頁是在講述他與小兒子的恩怨情仇。
但最終,雷某某這份類似于控訴狀的“遺囑”被律師告知,格式、表述等主體結構錯誤,今后若鬧上法庭,遺產(chǎn)官司還有得打。經(jīng)過好長時間的溝通,雷某某才終于同意,在遺囑上不控訴小兒子的“罪狀”,只說關鍵內容。
“我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及本人意愿,訂立遺囑內容如下:
我去世以后,我的以下遺產(chǎn)(屬于我的份額)由長子和次女繼承……如果前述繼承人或受遺贈人先于我去世,或者他放棄、喪失繼承權,則本應由其繼承的這部分財產(chǎn)由我另作安排。兒子雷XX喪失對我財產(chǎn)的繼承權…”
2014年2月18日,農(nóng)歷新年剛過沒多久,雷某某就去了律師事務所,在兩名律師的見證下,立下遺囑,老人說,之所以做這樣的決定,是小兒子的做法令他太心寒,老伴去世得早,他將3個子女拉扯大不容易,本想著一碗水端平,但他實在不愿意辛苦一輩子掙來的錢讓小兒子敗掉。
因為事前有溝通,30分鐘,雷某某就完成了后半輩子最重要的交代,鄭重地立下遺囑,整個過程有攝像、錄音,對準攝像頭,雷某某自報家門,清晰說出姓名、年齡、家庭住址等信息,并回答出律師針對性的提問。
來立遺囑,這事老人只告訴了最信任的二女兒,瞞住了家里的其他人,包括有繼承權的大兒子。“我好強了一輩子,不想百年之后,子孫后代為錢扯皮,丟不起那個人。”
雷某某妻子去世,留下3個子女,小兒子原本是他最心疼的一個,但父子倆的關系在兒子結婚后快速惡化,“他變得越來越自私,我存了一輩子的錢,12萬,他騙走了,說好是借,幾年沒個信,借錢那段時間對我很好,之后就變了,我生病去要錢,他還罵我。”
退休后,雷某某打算在三個子女家輪流住,唯獨小兒子不愿意。“好吃懶做、好高騖遠、人情淡漠”,他反復用這幾個詞來形容現(xiàn)在的小兒子。
最近幾年,自己身體越來越不好,如何處理好人生結尾時最重要的事情,雷某某想了很久,盡管遺囑上不留任何遺產(chǎn)給小兒子,但他說,還是給通情達理的女兒交代,若弟弟有難,錢能幫得了的,就把留給她的一部分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