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將房子留給某一子女,又擔心身故后其他子女爭搶,年過八旬的老人無奈拄著拐棍來到咨詢會尋求法律援助。昨日適逢全國律師咨詢日,市北區司法局組織山東昌圣律師事務所9名黨員律師,來到市北區登州路街道廣饒路社區小廣場,為社區居民提供免費法律咨詢服務。從現場咨詢情況看,房產繼承問題占到所有咨詢問題的七成以上。
子女爭房產老人心寒
昨天上午,在咨詢會現場,一位滿頭白發彎腰拄著拐棍的老人引人注目。“麻煩你們給我想想辦法吧,我有一套老房子現在一大家子人在爭,每天都鬧得雞犬不寧,你說我該怎么辦啊。”說起自己遭遇的事,老人感覺一肚子的苦水。在平靜了一會后,老人詳細地講述自己的房產難題:老伴十幾年前去世,這十幾年里很多時候都是老太太一個人住,如今身體一天不如一天,飲食起居都需要有人幫忙,可老人的5個子女都有各自的工作無暇照顧老人,這時,大女兒站了出來,辭掉了工作整日陪在老太太身邊貼身照顧。老太太名下有一套70平米的老房,因為大閨女生活困難,又對自己一片孝心,老太太便想身故后將房子給大女兒,可這個想法剛一提出便遭到了其他4名子女的強烈反對,如今為了爭奪這套老房子有的子女甚至放下手頭工作,由一開始的一人專職照顧到現在輪班照顧,可如今這種“香餑餑”的感覺不僅沒讓她感覺溫暖,反而令她非常寒心。
親姐妹為房子成仇家
今年62歲的于女士同樣因為房產問題倍感頭痛。老人生前將全家人召集在一起開過會,表示身故后將房子留給于女士,當時家里的其他人既沒支持也沒表示反對,去年老人去世后還沒等她接收房子,于女士大姐反倒是第一個住進了母親留下的房子,并且更換了門鎖,她幾次索要母親留下的房子未果,如今雙方關系非常緊張,自己的親姐姐甚至不讓她進母親家的門。“我們就姊妹兩個,現在因為這房子的事兩家人鬧得是不可開交,母親說好了留給我的房子,姐姐現在一直占著算怎么個事啊。”于女士說。
超八成老人不愿立遺囑
在一上午的法律咨詢會上,前來咨詢法律問題的市民中,有七成以上的市民所問的問題都與房產有關。在一一為求助者解釋之后,山東昌圣律師事務所張紅雷律師告訴媒體,房產糾紛是當前社會的一個焦點問題,其實如果老人們能夠及時地與家人溝通,清晰地立遺囑,許多糾紛都是可以避免的。
對于遺囑問題,媒體隨機咨詢了30多位前來求助的老人,結果八成以上的老人都表示不愿意過早地立遺囑,有的人甚至自己從未想過立遺囑。“我還活得好好的,干嗎要去立那個東西,真到了那一天,把兒女們叫到跟前說一聲就是了,一家人還這么白紙黑字的,沒有必要。”受訪的老人多給出這樣的回答。
律師支招巧解房產糾紛
如何避免房產糾紛造成不可調和的家庭矛盾呢?咨詢會現場的律師們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首先房產擁有者應該及時與家人溝通和交流,說出自己的心里話,兒女們也應該尊重長輩的意愿;其次如果溝通難以解決問題產生家庭矛盾,老人們不要因為家丑不可外揚的思想而一味地忍氣吞聲,當矛盾難以調和的時候應該及時地尋求社區、街道的幫助,或者向律師尋求幫助;第三,在自己意識清楚的時候盡早地立遺囑可以解決很多麻煩,我國目前法律承認的遺囑形式有5種,包括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和公證遺囑。其中公證遺囑從目前來看是最保險的方式,因為有第三方具有權威效力的公證機構為內容做了客觀的公證,所以一旦發生糾紛,雙方可以直接到公證處查詢原始的公證檔案,這些都是真實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