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條規定:“本法所稱未成年人是指未滿18周歲的公民。”因此,未成年人是指從出生之日起至未滿18周歲的全體公民。未成年人,以其年齡階段為標準,可劃分為嬰兒、幼兒、兒童、少年、青年;以其各自的特征和所處的狀況為標準,可劃分為普通的未成年人、有殘疾的未成年人、有違法犯罪行為的未成年人、有特殊天賦的未成年人、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以其職業情況為標準,可劃分為在校學習的未成...
一名三歲兒童在河邊玩耍時掉入河中溺水身亡,孩子的父母認為居住地的村委會未對隱患做合理的防護,并將其告上法庭,要求賠償各類費用人民幣16萬元。不過,上海市嘉定區法院認為,孩子溺水身亡的原因是孩子的家人未對其盡監護義務,不支持其訴訟請求。
原籍河南的小丁夫婦在上海打工,三歲的兒子軍軍由外婆照顧,一家四口住在上海嘉定區農村。2005年6月28日下午,軍軍的外婆帶著軍軍到親屬家探病,軍軍獨自一個人到外面玩...
案情概述: 劉女士和前夫張某于1998年由法院調解離婚,10歲的兒子由前夫撫養。但離婚后,張某將兒子扔給爺爺、奶奶就不管不問了。孩子的爺爺、奶奶年事已高,沒有精力照顧孩子,張某卻不讓劉女士探望兒子,就連到學校見面也不允許。劉女士認為,前夫的行為給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創傷,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成長,2003年劉女士請求法院判令自己有定期探望子女的權利。人民法院經審理,判決每星期可探視一次,每次一天。 律師點...
“為了今后合理避稅,現在家長購房,讓孩子當房主的現象挺常見的。”沈陽市某樓盤售樓處的工作人員牛媛媛對記者說。這些辦理購房合同時登記的房主不少都是未成年子女,年齡跨度也較大,從幾歲到十幾歲都有。
之所以采取此種方式,主要是為了躲避今后的“麻煩”。姜氏夫婦在辦理購房合同時落的就是自己兒子的名。他們表示,這樣一來,孩子多年后可以避開遺產稅。
然而,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目...
不論從青少年的年齡、生理、心理各方面看,青少年均屬于社會弱勢群體,其最容易受到社會其他群體的傷害,且權益受到侵犯后,又不能依靠自身的力量來維護。因此,我們在維權實踐的同時,結合青少年的特點,積極探究青少年維權的工作方法。經過摸索,總結出下面“四個結合,四個為主”的工作方法。
第一、辦理具體的案件與宣傳相結合,以宣傳為主。青少年維權工作以辦理具體案件為基礎,要把每一件維權案件辦好、...
是指對未成年人的人身、財產及其它一切合法權益的監督和保護。承擔這種監護任務的人叫監護人。監護人一般由公民擔任,在特殊情況下也可由有關的組織擔任。
監護制度是保護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的法律制度。我國《民法通則》第16條明確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祖父母、外祖父母...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條規定:“本法所稱未成年人是指未滿18周歲的公民。”因此,未成年人是指從出生之日起至未滿18周歲的全體公民。未成年人,以其年齡階段為標準,可劃分為嬰兒、幼兒、兒童、少年、青年;以其各自的特征和所處的狀況為標準,可劃分為普通的未成年人、有殘疾的未成年人、有違法犯罪行為的未成年人、有特殊天賦的未成年人、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以其職業情況為標準,可劃分為在校學習的未成年...
案情概述: 劉女士和前夫張某于1998年由法院調解離婚,10歲的兒子由前夫撫養。但離婚后,張某將兒子扔給爺爺、奶奶就不管不問了。孩子的爺爺、奶奶年事已高,沒有精力照顧孩子,張某卻不讓劉女士探望兒子,就連到學校見面也不允許。劉女士認為,前夫的行為給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創傷,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成長,2003年劉女士請求法院判令自己有定期探望子女的權利。人民法院經審理,判決每星期可探視一次,每次一天。 律師...
一、保護被人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益
被監護人出于民事行為能力的限制,不具備全面充分的自我保護能力,相對容易遭受到來自外界的的侵擾和損害。對此,監護人有權利和職責予以保護。
二、管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監護人可以依法合理利用和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
三、代理進行民事活動和民事訴訟活動
根據《民法通則》第14條的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監護人...
在侵權案件中涉及未成年人(本文僅指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占相當大的數量,基于未成年人正處于成長階段,思想還不成熟等特點,依法、公正、及時地處理這類案件對未成年人本身,對未成年人的家長,乃至社會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未成年人在侵權糾紛中一般以兩種身分出現,一是作為因他人的致害行為而使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受害人,二是作為實施侵害行為而致他人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加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