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所有權人死亡,其房產如何繼承
繼承是指公民死亡后按照法定程序將其遺留下來的個人合法財產轉移給繼承人所有的行為。
那么哪些人作為死者遺留房產的繼承人?這在《繼承法》中有明文規定:
法定繼承人的范圍包括被繼承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
1、配偶
配偶是夫妻之間的相互稱謂。配偶以合法有效的婚姻關系為條件的,只要男女雙方具有合法有效的婚姻關系即為夫妻,他們相互之間都享有遺產的繼承權。此外, 1954年婚姻法頒布前形成的還沒有解除婚姻關系的一夫多妻及雙方共同生活時間較長,群眾公認的事實婚姻,一方死亡時,另一方也享有繼承權。如果男女雙方屬非法同居關系或已經離婚的,當一方死亡時,另一方無權以配偶身份繼承遺產。
2、子女
子女包括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撫養關系的子女,他們對父母的遺產都享有繼承權。其中,養子女只能繼承法養父母的遺產而不能繼承生父母的遺產,因為子女被他人收養以后與生父母的權利義務關系即告消滅,養子女與生父母相互之間不享有繼承權。至于繼子女能否繼承法父母的遺產,則根據繼父母和繼子女相互間是否形成了撫養關系而定。繼子女和繼父母相互間形成了撫關系的,當一方死亡時,可互為繼承人;反之則不能成為繼承人。繼承子女在繼承了繼父母的遺產后還可以繼承生父母的遺產。
3、父母
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
4、兄弟姐妹
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異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和有撫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繼兄弟姐妹之間的繼承僅限于有撫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之間,有撫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相互繼承了遺產后,還有權繼承親兄弟姐妹的遺產。
5、祖父母和外祖父母
在上述法定繼承人中,配偶、子女、父母為第一繼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為第二繼承人。繼承開始后,由第一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此外,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在實踐中,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即房屋所有權人死亡后,其房產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情況。對于這種情況,《繼承法》規定:死者生前是集體所有制組織成員的,其房產歸所集體所有制組織所有;除此之外,死者的房產歸國家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