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王大媽和李大爺是多年的夫妻,生有一子一女。2005年李大爺把夫妻共同擁有的一套住房以8萬元的價格賣給了周先生,在取得購房款后又把其中的3萬元給了其兒子用于購買新房。2006年年初李大爺因肝癌晚期臥床不起,王大媽一直悉心照料,但由于病情加重,李大爺還是于2007年年初去世了。正在全家人還處在失去親人的悲痛之中的時候,一個姓孫的女士,拿著一份李大爺生前做了公證的遺囑,來向王大媽討要李大爺?shù)膿嵝艚?、住房公積金和住房補貼金,還有李大爺生前賣給周先生一套住房的賣房款。對于孫女士王大媽對她并不陌生,她是李大爺生前的情人,在李大爺肝癌住院前的一段時間里,李大爺一直和這個孫女士同居在一起。
多年的夫妻畢竟有感情,雖然王大媽知道李大爺和這個孫女士同居的事,但在李大爺肝癌晚期住院的期間,王大媽還是念及夫妻情分一直精心照料李大爺,直到李大爺入土為安。但讓李大媽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李大爺最后竟然辦出這么絕情的事情。由于法律意識淡薄再加上一時氣氛,王大媽就按遺囑上的錢給了孫女士。事后她的兒女知道了這件事情,認為孫女士無權拿走李大爺?shù)倪z產(chǎn)。故找孫女士追討,但孫女士拿出李大爺?shù)墓C遺囑,說她是合理合法取得李大爺?shù)倪z產(chǎn)。雙方爭執(zhí)不下,最終鬧到了法庭,要求孫女士返還遺囑財產(chǎn)。
法院判決:法院經(jīng)審理支持了王大媽的訴訟請求。
【評析】
王大媽找到了律師。經(jīng)過研究,律師給出了一下意見:
a、案件的法律關系
李大爺與孫女士之間是遺贈法律關系;李大爺與王大媽之間的財產(chǎn)屬于夫妻共同財產(chǎn)的法律關系。
b、案件適用的法律
(1)遺囑公證細則 第二十三條 公證遺囑生效后,與繼承權益相關的人員有確鑿證據(jù)證明公證遺囑部分違法的,公證處應當予以調(diào)查核實;經(jīng)調(diào)查核實,公證遺囑部分內(nèi)容確屬違法的,公證處應當撤銷對公證遺囑中違法部分的公證證明。
(2)民法通則 第七條 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破壞國家經(jīng)濟計劃,擾亂社會經(jīng)濟秩序。
(3)婚姻法 第十七條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chǎn),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chǎn)、經(jīng)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chǎn)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chǎn),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guī)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chǎn)。
(4)婚姻法解釋二 第十一條 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下列財產(chǎn)屬于婚姻法第十七條規(guī)定的“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chǎn)”:
(一)一方以個人財產(chǎn)投資取得的收益;
(二)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
(三)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養(yǎng)老保險金、破產(chǎn)安置補償費。
C、案件訴訟思路
律師基于案件的客觀情況,提出以下的訴訟思路
1、 要回財產(chǎn)的前提是公證遺囑被撤銷;
2、 公證遺囑被撤銷的前提是違反法律規(guī)定;
3、 李大爺?shù)牧⑦z囑的民事行為違反客觀事實和社會公德;
律師在實際操作中從公證遺囑財產(chǎn)的每一項入手:
第一,撫恤金不屬于李大爺?shù)膫€人財產(chǎn)。因為撫恤金是死者單位對死者直系親戚的撫慰。李大爺死后的撫恤金不是其個人財產(chǎn),不屬遺贈財產(chǎn)的范圍,故李大爺對撫恤金的處置無效。
第二,住房公積金、住房補貼金系李大爺與王大媽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夫妻共同財產(chǎn),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六條和司法部《遺囑公證細則》第二條之規(guī)定,遺囑人生前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nèi),只能按照法律規(guī)定的方式處分其個人財產(chǎn)。遺贈人李大爺在立遺囑時未經(jīng)共有人王大媽同意,單獨對夫妻共同財產(chǎn)進行處理,侵犯了王大媽的合法權益,其無權處分部份應屬無效。
第三,賣給周先生的房款,系李大爺與王大媽婚姻關系存續(xù)期為夫妻共同財產(chǎn)。且該房以 80000元的價格賣給周先生,李大爺生前是明知的,且該80000元售房款還繳納了有關稅費,又將該售房款中的30000元贈與其兒子用于購買新房,對部分售房款已作處理,實際并沒有80000元。公證遺贈人李大爺在立遺囑時對該售房款的處理顯然違背了客觀事實。
第四,證明李大爺立遺囑的行為違反了社會功德。經(jīng)過調(diào)查取證證明了李大爺生前與孫女士長期的非法同居,而王大媽一直忠于夫妻感情,在李大爺住院期間一直悉心照料履行了夫妻扶助義務。
遺贈屬一種民事法律行為,民事行為是當事人實現(xiàn)自己權利,處分自己的權益的意思自治行為。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一旦作出就成立,但遺贈人行使遺贈權不得違背法律的規(guī)定。且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七條的規(guī)定,民事行為不得違反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德,違反者其行為無效。李大爺與王大媽系結婚多年的夫妻,無論從社會道德角度,還是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規(guī)定來講,均應相互扶助、互相忠實、互相尊重。但李大爺長期與其非法同居,其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條規(guī)定的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和第三條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以及第四條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的法律規(guī)定,是一種違法行為。
綜上,律師向法庭提出了公證遺贈人李大爺?shù)倪z贈行為違反了法律規(guī)定和公序良俗,損害了社會公德,破壞了公共秩序,應屬無效行為的代理意見,最終法庭采納了律師的意見。
d、案件總結
掌握案件的客觀事實,理清相互之間的法律關系,邏輯合理且清晰表達要證明的法律事實。此案的關鍵是如何讓法官支持我方認為遺贈人的民事行為違反了公序良俗、社會公德。本案是法律與道德的完美結合,相互支持,相互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