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一男子在婚姻期間沒有對家庭、女兒盡責任而是玩起了“失蹤”,被公告離婚后卻要求變更女兒的撫養權。近日,江西省婺源縣人民法院依法審結了該起變更撫養關系糾紛案,判決駁回了原告王某某的訴訟請求。
原告王某某與被告趙某某本是夫妻關系,他們于2000年2月27日登記結婚,原告系入贅被告家,而被告患有輕度腦膜炎,智力稍遜于常人,但是生活能夠自理,也能獨立出外打工賺錢。2000年,兩人的大女兒王某出生,2006年,兩人的二女兒也出生了,兩個女兒出生后一直在被告趙某某的父母家生活。原告王某某2011年春節之后外出打工,故意中斷了與家人聯系,沒有盡到一個丈夫和父親的責任和義務,之后,被告趙某某無奈,以分居滿二年為由起訴到法庭要求離婚,后經法庭調查確認情況屬實,依法缺席判決準予兩人離婚,兩個女兒暫由趙某某撫養,待王某某出現后,如對子女撫養問題有異議,可另行向法院提起訴訟。今年6月18日王某某出現,于是訴至法院請求判令大女兒王某變更為由其直接撫養。
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后,承辦法官考慮到案件涉及到未成年人的變更撫養權的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將會影響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權益,于是承辦法官多次到未成年人的家中、學校調查了解情況。同時考慮到被變更撫養人王某已年滿十四周歲,具有與其年齡相適應的事務的判斷能力。于是承辦法官庭審時,征詢王某本人的意見,王某當即表示不愿意跟隨父親即原告王某某共同生活。
法院經審理認為,本案中被告雖患有輕度腦膜炎,智力稍遜于常人,但是生活能夠自理,也能獨立出外打工賺錢,其仍對子女具有一定的撫養能力。而原告在婚姻期間長年在外,沒有盡到父親的責任。而且被變更撫養人王某長期與被告及父母共同生活,具有一定的感情基礎,維持現狀將有利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快樂成長。再加上被變更撫養人王某已年滿十四周歲,其明確表示不愿意跟隨原告生活。若不尊重其本人的意愿,強行改變其現有的生活環境,將不利于小孩的健康成長。據此,法院遂依法作出上述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