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全民狂歡,買家忙著“買、買、買”的同時,忙壞的不僅是客服、快遞員,還有騙子。趁著一年一遇的購物節,騙子們也千方百計從一這些瘋狂的消費者身上大撈一筆。
小蘭姑娘是個網購達人,雙11這樣的網購狂歡當然不能錯過。小蘭看上了一雙女鞋,正巧雙11也降價,擔心“雙11”當天搶不到,她就提早下了單。
下單后第二天,小王接到一個陌生號碼打來的電話。電話那頭是一名男子,自稱是小王昨天下單的那家店鋪的客服。男子在電話里告訴小王,說小王昨天下單購買的那雙鞋和“雙11”活動沖突了,暫時不能購買,只能退款。
由于對方對自己的身份、訂單信息都了解得準確無誤,還與小王進行了核實,因此,小王也沒有感覺到任何異樣。隨后,客服加了小王的QQ號,還發來一個網頁鏈接。根據客服的引導,小王在網頁上操作填寫了個人信息和銀行卡信息,最后還填了銀行的驗證碼。
但是,一切手續完成之后,小王沒有收到退款信息,卻收到了銀行的消費短信,短信顯示銀行卡內4.7萬元被人轉走。這下,小王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懊悔不已的小王趕緊到溫嶺城東派出所報了警。
一聽小王的陳述,民警便知道又一個網友網購被騙了。辦案民警向小王解釋,雙11是網購被騙的高頻期,類似這樣的受害者不止小王一個,騙子通過偽裝客服獲得了受害人銀行卡的賬號密碼后,獲得短信驗證碼就可以進行網上轉賬。
民警在分析了騙子的作案手段之后,覺得騙子理應不會就此收手,就支了兩招給小王:如果騙子再打來電話,不要馬上揭穿騙局,先“示弱”換取騙子“信任”;然后進行,注意全程錄音,保留短信和聊天記錄,警方會利用這些線索盡快破案。
果然,報警當晚,因為沒有收到小王的質詢,“客服”以為小王還未知道被騙,又打來了電話。小王表現得很緊張,說自己還是個學生,第一次上網買東西,沒遇到過這種退款,不知道該怎么操作。對方一聽,以為仍然有利可圖,于是故伎重演又給小王發了個鏈接,并繼續知道小王繼續和上次一樣的操作,并保證這次肯定可以成功退款。
收到鏈接后,心知肚明的小王并沒有打開填寫。騙子為了“放長線釣大魚”,就先給小王卡里轉回了7000元錢,以當成是退款。5日晚上,騙子見小王還是沒反應,又主動轉了1萬元,但小王還是不填鏈接。每次轉回錢后,小王小王立即把錢轉到另一張銀行卡里,可她仍然打開著鏈接。6日晚上,騙子的電話又打來了,在小王的質問之下,仍然不承認這是個騙局,要求小王配合他們進行退款。
此時,小王心想不如將計就計,在和騙子周旋幾句之后小王放了“大招”,她告訴對方,自己已保留錄音、聊天記錄等證據,如果對方不歸還剩下的錢,她就要報警了。這伙騙子一聽就慌了,先后分三次給小王打款。算上之前的錢,至此,小王已追回4.2萬元。
目前,警方還在繼續調查該起案件。
滬律網上海刑事辯護律師提醒大家,網上購物陷阱多,要時刻保持清醒,付款是應只接受貨到付款、第三方支付或OVS服務這三種方式。遇到類似電話核實的,一定要問明對方身份再視情形配合。同時,不要隨意打開聊天工具中發送過來的陌生網址,不要打開陌生郵件和郵件中的附件,及時更新殺毒軟件。一旦遇到需要輸入賬號、密碼的環節,交易前一定要仔細核實網址是否準確無誤,再進行填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