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合同后是否應當要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呢?可以有分別不同的幾種情況:
1、協議解除合同的,當事人在協議中有免除了對方損害賠償責任的,協議生效后,不得再請求賠償。
2、因不可抗力解除合同的,一般情況是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在不可抗力發生后應當采取補救措施減少損失擴大而沒有采取的,應當對擴大的損失要承擔賠償責任。
3、一方當事人因他方根本違約或者經催告仍不履行義務而解除合...
法定解除,指合同生效后,在沒有履行或者么沒有履行完畢之前,當事人在法律規定的解除條件出現的時候,行使了該解除權而使合同關系消滅的。行使法定解除權,應當遵守下列三個程序規定:
一、必須是要具備法定解除合同的條件
合同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和第九十四條都有對約定解除權和法定解除作出規定,按照這兩條規定,具備以下條件就不必經過對方當事人的同意,只需要...
解除權應當在一定期間行使的。按照本條的規定有行使解除權的期限分了兩種情況:
1、按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解除權的行使期限行使。按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有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的,期限屆滿當事人不行使的即該權利消滅。
2、是要在對方當事人催告以后的合理期限內行使的。在法律沒有規定的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的,沒有受到不可抗力影響的當事人或違約一方當事人為明確自己義務是否還需要履行,可以...
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其他違約行為,主要的是指違反的義務對合同目的的實現十分重要,如一方不履行這種義務.將剝奪另一方當事人根據合同有權期待的利益。該種違約行為主要包括了以下幾點:
1、完全不履行即債務人拒絕履行合同的全部義務。
2、履行的質量與合同的約定是嚴重不符,無法通過修理、替換或降價等方法予以補救。
3、部分履行合同,但該部分的價值和金額與整個合同的價值和金額相比占極小部分,對于另一...
遲延履行不能實現合同目的是指遲延的時間對于債權的實現至關重要,超過了合同約定的期限履行合同而該合同目的就將落空。通常以下情況可以認為構成根本違約的遲延履行:
1、當事人在合同中有明確的約定超過期限而履行合同的,債權人將不接受履行而債務人履行遲延。
2、履行期限則是構成合同的必要因素,超過期限履行將嚴重影響訂立合同所期望的經濟利益。
3、繼續履行將無法得到合同利益。
當事人一方有意遲延履行其主要債務,經過催告后,在合理的期限內仍沒有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則可以解除該合同。
遲延履行是指指債務人無正當理由,在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間屆滿時仍未履行合同債務;或者對于在沒有約定履行期限的合同,當債務人在債權人提出履行的催告后仍然沒有履行。債務人遲延履行債務的行為是違反合同約定的行為,但并不一定就可以因此解除合同。只有符合以下兩個條件才可以解除合同:
1、必須是遲延履行主要債務...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和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不能預見,是指行為人在主觀上對某一客觀情況的發生無法預測。不能避免,則是指當事人已盡了最大的努力,還是不能避免事件的發生。不能克服,指當事人在事件發生后盡了最大的努力,但仍然無法克服事件造成的損害后果。客觀情況,是指獨立于當事人的行為之外的客觀情況。
對不可抗力范圍的原則規定有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且是不能克服,然而至于哪個可作為影響合...
法定解除,指合同生效后,再沒有履行或者還沒有履行完畢前,當事人在法律規定的解除條件出現時而行使解除權而使合同關系消滅。約定解除,指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的合同履行過程中出現某種情況時,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都具有解除合同的權利。法定解除與約定解除兩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其區別表現在,前者法定解除是指法律直接規定解除合同的條件,當條件具備時解除權人就可直接行使解除權,將合同解除;而約定解除是雙方一齊...
協商解除,指合同生效后,未履行或者沒有完全履行之前,當事人以解除合同為目的經協商一致,雙方當事人訂立一個解除原來合同的協議。約定解除是指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合同中約定,如合同履行過程中出現了某種情況,當事人一方或當事人雙方具有解除合同的權利。協商解除和約定解除權兩者雖然都是基于當事人雙方的合意,但二者有區別,表現在:
(1)協商解除是當事人雙方根據已經發生的情況而達成解除原合同的協議...
合同解除與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者兩者,雖然在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都使合同消滅,但兩者有區別,具體表現在:
(1)附解除條件,是行為人以意思表示對自己的行為所加的限制性的附款;合同的解除不屬于合同的附款,不僅要基于當事人約定而發生,也要基于法律的規定發生。
(2)附解除條件的合同其條件成就時合同自然解除,不需要當事人再附加有什么其他的意思表示;合同的解除,只是具備條件還不可以使合同消滅,必須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