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夫妻打離婚官司,雙方都表示不愿撫養孩子。近日,朝陽縣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離婚案件,判決后雙方“消失”,孩子被丟給大伯,而大伯也不愿養孩子,最后將其送到法院。
夫妻鬧離婚都不愿撫養孩子
2001年,竇先生和李女士在大連打工時認識,2003年1月兩人登記結婚,婚后生育一個男孩。最初,兩夫妻感情不錯,可在2011年3月,雙方因家庭瑣事發生口角,之后李女士離家外出,一直分居。
2011年9月,李女士向朝陽縣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法院判決不準二人離婚。事后兩人也沒能和好,一直分居至今,也因為此,李女士再次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
近日,朝陽縣人民法院審理這起離婚糾紛案件,法院認為,李女士和竇先生婚后共同生活多年,并生育一名子女,證明已建立起夫妻感情。2011年11月,法院判決不準雙方離婚后,至今未能和好,并互不履行夫妻義務,證明夫妻感情確已破裂。據此,李女士要求與丈夫離婚的訴訟請求,法院應予準許。因孩子希望跟父親一起生活,法院判決男孩由竇先生撫養,李女士付給孩子撫養費至孩子獨立生活時止。
可令人意外的是,判決送達后,雙方均表示不愿撫養孩子,也沒上訴。
父母“消失”男孩暫由大伯撫養
法院宣判后,孩子的父親竇先生就沒了音信,孩子母親李女士將孩子送到前夫的哥哥家后也下落不明。法院多方查找,仍然沒有雙方的任何消息。
可孩子的大伯也不愿意撫養孩子,遂將孩子送到朝陽縣人民法院。
法院工作人員對孩子大伯耐心做調解工作,最終孩子大伯同意暫時撫養孩子。因孩子大伯居住在朝陽市內,而孩子在喀左縣讀書,為了方便照顧孩子,孩子大伯請求法院幫忙為孩子辦理轉學。
父不履行養子義務可追刑責
律師說法
“夫妻離婚最大的受害者是孩子。”處理此案件的法官說,父母離婚后,如果父母不能考慮子女的感受和成長利益,社會又不能給予父母離異的子女應有的社會關心和關愛,孩子今后的成長令人擔憂。
遼寧律師李某某表示,應該按照法院宣判執行,父親養孩子,母親拿撫養費,暫時還不算遺棄,沒造成嚴重后果,如果大伯撫養的話,所產生的費用都要由父母承擔。
同時,李某某說,父母都不要孩子對孩子成長影響非常大,如果父親不履行撫養義務,時間長了,可以追究他刑事責任,按拒不履行判決裁定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