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央視新聞”官方微博發布《我國單身女性不能使用冷凍卵子生育》新聞。微博稱,近日,國內一位女藝人稱自己在美國冷凍了卵子,并稱這是 “世界上唯一的后悔藥”。而我國衛生部規定,單身女性不能實施輔助生殖技術的相關手術。有的醫院允許單身女性冷凍卵子,但在使用冷凍卵子時必須提供三證:即身份證、結婚證、準生證。
該微博隨即在網絡上引發熱議,“中國單身女性不能使用冷凍卵子生育”的話題備受關注,8月3日,網絡名人韓寒轉發央視新聞微博表示,“女性不能獨立行使生育權利嗎……生育必須要和找個男人結婚捆綁嗎?連我這個直男癌都看不下去了。”此番言論助推網絡關于單身女性冷凍卵子生育話題新一波熱潮。
筆者查閱了相關報道后發現,國家衛計委并沒有禁止單身女性冷凍卵子的言論。據新華網7月26日報道,國家衛生計生委婦幼健康服務司負責人在接受 “新華視點”采訪時表示,“冷凍卵子技術屬于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范疇,目前尚處于臨床研究階段。國家衛生計生委將會密切跟蹤卵子冷凍技術進展,謹慎進行技術評估,以確保臨床應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國家衛生計生委婦幼健康服務司負責人認為冷凍卵子技術屬于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范疇,而根據《衛生部關于修訂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與人類精子庫相關技術規范、基本標準和倫理原則的通知》(衛科教發〔2003〕176號)規定,“醫務人員必須嚴格貫徹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法律法規,不得對不符合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法規和條例規定的夫婦和單身婦女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這就意味著單身女性不能冷凍卵子,更奢談通過冷凍卵子的方式實現生育。
當然,將冷凍卵子技術認定為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范疇,在網絡上也存在爭議。畢竟冷凍卵子本身并不同于生育,也不必然意味著生育,只有受精的卵子經過培養才可能實現生育的目的。我國《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和實施細則也沒有冷凍卵子的明確規定。一如前述央視新聞的報道那樣,實踐中有的醫院允許單身女性冷凍卵子,但在使用冷凍卵子時必須提供三證:即身份證、結婚證、準生證。
這就是說,如果冷凍卵子技術屬于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范疇,那么單身女性被嚴格禁止冷凍卵子。但是基于對相關政策解讀的差異,單身女性冷凍卵子的案例在實踐中是存在的,但是由于受到諸多的限制,因此某單身女藝人去國外冷凍卵子并不奇怪。然而單身女性要想通過冷凍卵子的方式實現生育,在實踐中則是行不通的。
相比較而言,男性冷凍精子的相關條件就不那么嚴格了?!度祟惥訋旎緲藴屎图夹g規范》有關“自精保存者基本條件”,除“合理的醫療要求”外,出于“生殖保險”目的,男性可以保存精子以備將來生育。
我國法律規定的生育權是以婚姻為基礎和前提,有關單身女性生育權的熱議和訴求,可以作為完善公共政策的建議。拋開單身人士生育權的討論,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我國的相關政策對單身女性保存卵子的條件更為嚴格,甚至被嚴格禁止,而男性保存精子的條件相對寬松。這種基于性別的差別對待,讓女性面臨著更多的限制,涉嫌對女性的歧視。如何讓單身女性也能夠在“醫療目的”之外,基于“生殖保險”的目的而保存自己的卵子,應該成為完善相關公用政策應有的考量。
與此同時,也應該看到,冷凍卵子是技術進步為女性帶來的福利,輿論不能以男性可生育年齡段為標準,進而將女性相對較短的可生育年齡視為一種“限制”或“缺陷”,似乎只有冷凍卵子才是女性“唯一的后悔藥”。只有正視并尊重男性、女性生育的差異性,保障單身女性基于“生殖保險”目的而冷凍卵子以備將來生育,防止由此對女性的歧視,才能為生育權的相關熱議和政策建議提供堅實的輿論基礎和公平的制度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