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拿著父親的代書遺囑想繼承父親去世后遺留下來的兩間小屋和果園,但受到了母親還有弟弟的反對,于是姐弟二人對簿公堂。上海遺產繼承律師指出不同形式的遺囑有不同的法定形式要求,只有完全符合要求的遺囑才有效,同時如果遺囑人以遺囑處分了屬于國家、集體或他人所有的財產,遺囑的這部分應認定無效。
小芳訴稱,她離婚后因無住所,便攜女兒與父母共同生活,一直悉心照料父母的日常生活起居,特別是父親在患病期間,她更是日夜守護料理。2001年2月27日,父親立下遺囑讓她繼承她一直居住的小屋及屋前的果木園地,當時她便將遺囑內容告知四鄰及所在地居委了。2004年,母親以她是已出嫁的女兒無權繼承房屋為由,指使弟弟打破她一直居住的房屋門窗,更換門鎖,使她無法居住。她請求法院確認父親的遺囑有效,并判令其享有父親名下的兩間小屋的所有權和屋前果木地的使用權。被告小軍在庭審中辯稱,小芳是在父親彌留之際,趁其沒有知覺和意識的情況下讓人代書寫下所謂的“遺囑”的。當時只有母親余某和小芳及代書人在場,母親還苦苦哀求小芳不要這樣做,但小芳置若罔聞。依據繼承法的規定,小芳提供的代書遺囑形式要件不合法,應認定為無效。同時,父親孫某在遺囑中處分與母親余某的夫妻共同財產應認定無效。據查,小芳的父親與母親余某共生有四子二女,2001年2月28日小芳的父親因病醫治無效死亡。在父親去世前一天,小芳請案外人何某代筆書寫了遺囑繼承書一份。該繼承書主要內容是指定小芳繼承孫某生前的兩間磚木結構小屋及屋前果木園地。此后,離婚后的小芳就一直居住在這兩間磚木結構的小屋內。去年8月,小芳的弟弟小軍與姐姐為這兩間小屋的產權發生爭議。同年9月,案外人金某與張某應小芳的要求在何某代書的遺囑繼承書上簽名。法院經審理后認為,小芳以父親生前留有的代書遺囑為依據,要求繼承兩間磚木結構的小屋及屋前果木園地,但經審查其,形成代書遺囑時,現場沒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人在場,也沒有見證人當場在該代書遺囑上簽名見證,故其提供的代書遺囑在形式要件上并不符合法律規定。而且,遺囑中處分的財產系孫某與余某的夫妻共同財產,故該遺囑不具有法律效力。據此,法院駁回了小芳的訴訟請求。
滬律網提示:代書遺囑是非由立遺囑人自行書寫的遺囑,而是由代書人根據立遺囑人的的意思表示代為書寫的遺囑。由于其非自書性,法律規定需要由見證人的見證,見證人必須是與繼承人、受遺贈人沒有利害關系的人,并且要在代書遺囑上簽名。
《繼承法》第十七條第三款規定: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注明年、月、日,并由代書人、其他見證人和遺囑人簽名。第二十七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遺產中的有關部分按照法定繼承辦理:(一)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或者受遺贈人放棄受遺贈的;(二)遺囑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三)遺囑繼承人、受遺贈人先于遺囑人死亡的;(四)遺囑無效部分所涉及的遺產;
(五)遺囑未處分的遺產。
上海遺產繼承律師表示:本案中原告主張的代書遺囑形成時沒有見證人在場,事后才補上見證人的簽名,這不符合代書遺囑的形式要求。同時,遺囑還處分了夫妻共同財產,超出了遺囑人孫某的遺產,故即使該遺囑有效,仍要區分出屬于母親余某的夫妻共同財產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