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修正案設立了制度,填補了婚姻家庭制度的空白。法律規定,探望權是父母離婚后,未取得直接的父母的權利。但從探望權產生的法理基礎父母子女關系即權利義務關系分析,我們可以得知,探望權是非常態父母子女關系中存在的一項權利,不限于離婚父母;同時它不僅是父母的權利也是父母的義務,即子女也有要求父母探望的權利。探望權制度應在堅持以子女利益為重兼顧父母利益的原則下進一步完善。
對探望權的認識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
一、 探望權簡析
(一)、探望權是未取得直接撫養權父母的權利
探望權是父母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父母享有的探望子女的權利,并要求取得直接撫養子女權利的一方,履行協助非直接撫養一方行使探望權的義務。
(二)、探望權應包括更豐富的內容
探望權不僅是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母應享有的權利,還包括父母無合法婚姻關系且不在一起共同居住的情況下,不直接撫養一方的權利。以及對取得直接撫養權一方的監督,強化了父母子女相互間的權利和義務關系。此外,它不僅僅是我國婚姻家庭制度結構上的需要,是司法實踐的需要,是父母子女相互間情感的需要,更是子女健康成長的需要。探望權的內容是豐富的。
(三)、探望權是權利義務的統一體
探望權是權利也是義務,探望權設立的基礎是父母子女關系,而父母子女關系即他們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是相互的,而不是單不方面的。
二、父母子女關系的內容看探望權
(一)、常態下的父母子女關系
父母子女間的權利義務包括: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有保護和管教的權利義務,子女有贍養輔助父母的義務,父母子女之間有相互繼承財產的權利。這是常態下父母子女的關系。
(二)、非常態下的父母子女關系
撫養的內涵對于沒有取得直接撫養權的一方,往往交付撫養費就成了全部內容,這顯然是不夠的。
三、 探望權相關的問題
(一)、探望權主體范圍
探望權的主體范圍不應局限于父母,其他家庭成員只要履行了自已的義務也有探望的權利。
(二)、探望權行使方式及時間
探望權行使方式及時間可首先由當事人自行協議,這是一條途徑。在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這是在第一條途徑行不通的情況下的第二條途徑。但具體的探望方式法律未具體規定。
(三)、探望權的實現
一是加強法律宣傳,提高父母素質,讓他們學會尊重他人的權利和認識到尊重他人權利的重要性,并認識到被探望同樣是子女的權利。二是設立有關部門,在探望權實現受阻的情況下予協助,讓探望權得以實現。
關鍵詞:探望權;直接撫養權;父母子女關系;非常態父母子女關系。
微信號復制成功
微信號:lawyer02164
請返回微信添加朋友,粘貼微信號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