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人的逝去留下了無盡的悲痛,然而因為一筆遺產,本應該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反目成仇,更是讓人心寒。令人欣慰的是,趙家這一家人雖因為遺產起了糾紛,卻在法官的調解下達成一致意見,重歸于好。
五十多歲的趙某在一所高校任職教授,2013年,身體還算硬朗的他在家突發疾病,不治身亡。趙某的突然離世給了他年邁的老父母沉重的一擊,但事情并沒有就這樣結束。趙某的妻子陳女士未經解釋就希望二位老人放棄對兒子遺產的繼承,想將亡夫留下的錢用于女兒小趙的出國留學。
對于這種兒子剛去世兒媳就想獨占遺產的行為,趙家眾人十分反感。趙老先生氣憤之下斷然拒絕,并聯合趙某的兄長和妹妹將陳女士告上法庭,要求按法定程序分割遺產。
雙方的關系就此僵化,小趙的思想也受到影響,誤會之下寫信給爺爺奶奶,指責他們不顧念親情。兩位老人看了信后被氣得不輕,趙老太太甚至一病不起,沒多久就離開人世。趙家與陳女士的關系瞬間降至冰點,雙方發誓老死不相往來。
2014年,法院判決結果出來,趙某的房產歸陳女士所有,同時,陳女士需支付趙老先生房屋分割款105萬余元,支付亡夫兄妹42萬余元。
雙方已經斷絕了往來,陳女士也更換了聯系方式到他處生活,小趙出國留學,無奈下趙家人請求法院強制執行遺產分割。法院在聯系未果的情況下,查封了陳女士名下的所有房產、車輛,并根據趙老先生提供的線索,對陳女士的護照進行注銷,防止其陪女兒出國逃避債務。出于對到小趙留學簽證辦理的考慮,法官未對小趙的護照進行注銷。
不久,陳女士主動聯系法院,表示愿意主動履行法院的判決結果。她承認自己對待遺產的問題太過急躁魯莽,以至雙方產生了很多誤會,也十分痛惜這份親情的流失。小趙也為自己當時沖動之下寫的那封信道歉。同時,法官了解到,趙老太太臨終前也十分希望這個家庭能像以前一樣和和睦睦。本著和為貴的觀念,法官通過溝通調解,終于使雙方解開誤會。母女兩人對他們之前的行為感到深深的懺悔;趙老先生放棄了本應繼承的那部分遺產,留給孫女留學使用;趙老先生的子女也表示愿意將本應繼承的份額一分為二,一半留給小趙,一半為老父養老送終。
滬律網評論:根據《繼承法》 第十條: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趙老先生讓渡出本應自己繼承的那部分遺產,展現了在法律之上的親情。其實,再多的錢也沒有親情可貴。一家人之間有再大的誤會也要坐下來好好溝通,和睦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