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假過完了,我們分手吧。”國慶黃金周結束后的第一天,張濤、王雯(化名)前往南京市鼓樓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大廳。他倆29歲同齡,上大學時相識,一年前來這兒步入結婚殿堂,今天卻來辦理離婚手續。
婚后沒多久,他倆就難以和諧,面對各種矛盾,無法承受“退一步”之重。2006年春節,是他倆婚后第一個春節,去誰的父母家過年,竟然成了一個多月里他倆不斷爭執的話題。最后誰都說服不了誰,張濤父母從老家趕來南京,路上患了病,張濤心里便有了疙瘩。
王雯在家不做家務,每月的收入所得都給了商場,用小時候生活在農村的張濤的話說,“買回來一堆基本不用的'廢物'”。國慶黃金周長假,他倆冷靜面對情感困境,最終選擇了分手。
國慶黃金周后第一天,南京至少有60對夫妻辦理了“分手”手續,其中四成是三十五歲以下的年輕人,大部份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的第一批獨生子女。誰都沒有想到,國慶黃金周過完,出現新一股離婚潮。
2006年被稱為“結婚大年”。這一年里,有兩個立春,三個情人節,狗年旺旺,又是個雙數年,按國人習俗,這是百年難遇的大吉大利“結婚年”,這一年嫁娶好合必定長長久久。2006年6月6日,這是個難得的好日子,六六大順,三個“六”必定順上加順。
這一天,上海各區縣婚姻登記中心登記結婚的新人數字高達1415對,是平日的5倍,再次創下2006年的一個高峰。今年登記結婚人數最多的一天是2月14日情人節,有1720對;今年五一黃金周長假第一天有1100對辦理婚姻登記手續,與2005年同比,增加了300多對;六一國際兒童節,有1300對,是又一個結婚高潮(這一天陰歷初六,2006年6月,也是三個“六”)。
男男女女未戀的趕緊戀愛,未婚的趕緊結婚,于是“閃婚”一族頻頻出現。
網上一條“46小時結婚,100天離婚”的新聞,至今點擊率居高不下。一對今年旅游途中相識的男女,一時“天雷勾地火”而閃電戀愛,從見面到走進婚姻城堡,僅僅46小時。但速配的婚姻最終難以磨合,當兩人的錢都用完了,婚后的情意不再浪漫,那份貼著的照片膠水尚未干透的,變成了。
曾聽一位很久沒有談過戀愛的北京女友說,她很想有人追求她。不錯,被人追求的感覺是美的,像美酒美食美景,置身其中,確實是一種享受。她說兩個月前剛認識一名男友,各方面還算湊合,如果那男友給她一種示愛方式,她肯定會被那浪漫元素迷醉了。
問她是什么示愛方式,她仰起臉,瞇著眼,陶醉著說:“他突然和我相依牽手,最好有螢火蟲在遠處一閃一亮的夏夜時分,他突然停下,看著我,眼神深邃溫柔,對我許下一個一輩子都不可更改的諾言,請蒼天明月為證。
這是我最想要的,有這樣的時刻,我肯定牽他的手去領結婚證。”這是小女孩式的童話夢想。男人在追求女人時表現出的可愛,有哪個女人不緬懷,不回味呢,這是女人永遠都舍不得放手的虛榮。然而,許下的諾言真不會更改?這樣的示愛方式,讓她太容易中了他的鏢了,小傻子似的匆匆跟著男人跑。她和他畢竟才認識兩個月。
上海2006年1月至8月,辦理離婚手續的夫婦有24152對,與2005年同比增長19.6%,這8個月里有10萬多對男女結婚,結婚人數和離婚人數之比為4.22:1。人都有受暗示的心理,都希望自己有控制未來不確定因素的能力。
遇到今年的“結婚大年”,得到的信息是“婚姻將來會幸福”,于是突擊結婚,在倉促的婚姻中卻隱藏著“定時炸彈”,新鮮熱情一旦過去,婚姻就難以維持了。曾經的癡男怨女,紛紛“婚姻大逃亡”。“大吉大利”只是一個好彩頭,當真不行,婚姻也需要經營,需要儲存,婚姻原本就是一座花園,怎能不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