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老外結(jié)婚容易,離婚卻比較麻煩。昨天,媒體從硚口區(qū)法院獲悉,該院近期通過電子郵件及視頻方式快速辦理一起離婚案,這在全省尚屬首次。
2007年,潘某在亞洲交友網(wǎng)上認識了加拿大男子瑞歐(化名),兩人當(dāng)年在市民政局辦理了結(jié)婚登記手續(xù)。2009年3月瑞歐回國后,潘某因簽證問題無法赴加,兩人從2009年3月一直分居至今,這段婚姻名存實亡。潘某想離婚卻遇到了麻煩,瑞歐不方便來中國辦理離婚手續(xù)。
去年11月29日,潘某到硚口法院起訴離婚,仁壽法庭受理了此案。按照涉外婚姻離婚程序的慣例,法院要逐級將訴訟文書轉(zhuǎn)到外交部,通過外交途徑送達,即基層法院→中院→高院→最高法院→司法部→我國駐該成員國的使、領(lǐng)館→當(dāng)事人。這個過程有時需要一兩年時間,還不能保證文書可以送達,更不能確保對方收悉。
仁壽法庭副庭長李之良決定吃一次“螃蟹”。2013年1月1日實施的新民訴法規(guī)定:在國內(nèi)沒有住所的當(dāng)事人,可以通過電子郵件等方式送達文書。去年12月23日,李法官用Email給瑞歐送達了訴狀、應(yīng)訴及舉證通知書、開庭傳票。
幾天之后,瑞歐回了電子郵件,還附上一段4分多鐘的視頻。在視頻里,瑞歐出示了護照、駕照、結(jié)婚證等證件驗明正身,表示同意離婚。為了送達程序更嚴謹更保險,李法官還同時給瑞歐在加國的住址發(fā)去郵件,要求他簽收確認,并附上視頻光盤后回復(fù),硚口法院也很快收到瑞歐簽名的國際郵件。
有電子郵件送達、有視頻佐證、有國際郵件確認,在“三保險”的情況下,李之良法官上個月缺席判決了兩人離婚,從立案到判決耗時不到3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