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歲的楊老太去世,而其在去世前經公證處公證立有遺囑一份,對自己去世后的財產給其三名子女進行了分配。沒想到,楊老太去世不久,老人的大兒子周甲及小兒子周乙就將同胞妹妹周丙告上法庭,要求周丙立即按照遺囑支付周甲、周乙兩人繼承款共計10萬元。
據了解,楊老太生前于2013年1月25日經公證處公證立遺囑一份,該遺囑主要內容為:“由于本人年事已高,為了預防房產繼承糾紛,現依據有關法律規定,按本人意愿,自...
近日,媒體在幾家法院采訪時,一些法官向媒體介紹,近年來遺產糾紛案件數量增速比較明顯,其中不少案件因為老人生前沒有遺囑,結果去世后子女為爭遺產,不顧血脈親情打官司。
媒體隨機問了10個朋友:“你現在會立遺囑嗎?”只有一個說會考慮遺囑的問題,其余人都回答沒考慮這個問題。“活著好好地,這玩意想這么早沒必要。”“等自己躺床上的時候再說。”等等。
沈陽市皇姑區人民法院...
1、自書遺囑由遺囑人親筆書寫全文、簽名,并注明制作遺囑的年月日,不需要見證人在場見證。 2、遺囑只能對屬于自己那部分的個人財產作出安排,不能對屬于配偶的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配,盡管配偶已經是無行為能力人了,也不行。(遺囑處分了他人所有的財產的,這部分認定無效) 3、有遺囑的,按照遺囑安排繼承遺產.
房屋牽扯的糾紛也在逐年增多,很多老人為了避免自己百年后,兒女們因一處房產鬧矛盾,決定將房產“跳過”兒輩留給孫子,并選擇在公證處進行遺囑公證。然而一紙公證書,還是無法避免矛盾的發生,究竟老人在立遺囑時應注意哪些事項,什么是遺贈?遺贈與贈與又有什么區別?滬律網繼承法律師對此進行了解答。
問題一:老人在立遺囑的時候都應該注意什么?
律師:根據《繼承法》第十七條的規定,公證遺囑由遺囑人...
30多歲是立遺囑最佳時機?最近中華遺囑庫負責人的這番話引發關注。“年紀輕輕立遺囑,有點不吉利啊!”然而現實中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情況,引發遺產之爭。
媒體從南京市公證處1990年至2014年全部遺囑公證數據中抽樣800件,其中60歲以下的遺囑訂立人63個。2000年之前,樣本中低于60歲的遺囑人不足10個。從2001年起,開始較多的出現51到60歲甚至年齡更小的遺囑人。隨著時間的推移,遺囑人的年齡越來越小。
...
統計顯示,沈陽市上半年某區法院受理的60歲以上老人的離婚案件多達60起,照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8%。沈陽市67萬空巢老年人口中,八成都處于單身狀態,其中五成以上的單身空巢老人都希望能再婚。離婚率高、希望再婚的人也多,讓老年人成了一個“矛盾”的群體。昨日,沈陽市老齡辦聯合律師事務所開展老年法宣傳,讓更多人了解老年人遇到的糾紛以及解決辦法。
簽婚前財產協議很重要
案例:沈陽一位70多歲的老人...
《繼承法》第17條第2款規定:“自書遺囑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簽名,注明年、月、日。”這是對自書遺囑的概括性規定。
一、訂立自書遺囑的要求:
①必須由遺囑人親筆書寫全文。
遺囑人親筆書寫全文,即完全真實地表達本人的意思,又不易為他人偽造、篡改。
遺囑人可在任何可保存的材料上書寫,如紙張、皮革、布帛等。其文字可以用漢字、民族文字、外國文字等,也可以用毛筆、鋼筆、圓珠筆書寫,只要...
昨天,媒體從市公證協會了解到,自去年11月我市推出為80歲以上老人免費辦理遺囑公證、為60歲以上老人免費保管遺囑后,已辦理了500多件遺囑公證,95%涉及房產,其次是存款、基金、股票等。
令人關注的是,這些遺囑中注明的遺產繼承對象,80%是孫子女、子女、配偶、直系親屬;15%是不給沒盡贍養義務的子女;5%是給自己盡贍養義務的外人,比如鄰居、保姆,以及居委會、單位等。
公證人員介紹了幾起不把遺產留給子女的...
日前,中華遺囑庫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出,“30多歲是立遺囑的最佳時間”,引發公眾關注。30多歲要不要立遺囑?針對這一話題,媒體采訪了我市10位30多歲的年輕人,只有一位受訪者給出了肯定的答案。他認為世事難料,特別對于家中的“頂梁柱”而言,如果有不可預知的事情發生,早些準備,會有備無患。其余9位受訪者給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而且他們的回答集中于下述3個觀點。
觀點一立遺囑是有錢...
導讀:自書遺囑屬于遺囑中的 特殊形式,《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17條2款規定:“自書遺囑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簽名,注明年、月、日。”根據這項規定,自書遺囑的要求是:須由遺囑人親筆書寫遺囑內容并簽名;須由遺囑人親自用筆書寫遺囑全文;必須注明年、月、日,三項缺一不可。自書遺囑并不需要見證人。
一、自書遺囑的要求
自書遺囑屬于遺囑中的 特殊形式,《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17條2款規定:&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