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法院并不完全掌握居民的婚姻狀況信息,為解困局,禪城法院率先建立離婚信息共享機制
明明通過訴訟離婚了,王小姐卻被禪城法院判處要為前夫承擔10萬元債務,這讓她十分困惑。追問之下,發現原來是前夫跟別人借錢時刻意隱瞞離婚信息,“拉”王小姐作為擔保人騙取借款人信任。禪城法院掌握情況后,隨即啟動法律救濟程序予以糾正。
17日,禪城法院相關負責人接受采訪時表示,王小姐遭遇的“烏龍”,其癥結在于民政、公安、法院三大婚姻狀況記錄體系之間信息互不共享。禪城法院近期出現多件因婚姻狀況信息不一致而引發的“烏龍”訴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該院主動“攬事上身”,決定今后凡是通過法院司法途徑離婚的群眾,其離婚法律文書將主動送至禪城區民政部門備案,由民政局錄入婚姻登記信息系統,防止再擺“烏龍”。此舉,在佛山市尚屬首次。
事件
離婚十月仍要幫前夫還債
王小姐是清遠連州人,定居于佛山。2013年4月,王小姐突然收到銀行消息,她賬戶里的近5000元存款被佛山禪城法院強制劃扣。
沒有涉及任何訴訟,賬戶的錢怎么可能被無端劃扣?王小姐急忙趕到法院。
原來,此事與其前夫有關。她前夫為生意周轉,向孫某借了10萬元,借款期限為一個月,并立下借據:“張××及其妻子均自愿擔保該筆10萬元借款,按時全額還清,如到期未還,本人及妻子名下房產、小車及一切經營業務的收益權均無條件抵償給孫××。”借款日期赫然寫著2012年3月29日。而這一天,王小姐已與前夫離婚九個多月。
更讓王小姐驚訝的是,為取得借款人信任,其前夫還特意把他們二人的戶口本抵押給對方,因為戶口本上記錄著二人為夫妻關系。
夫妻要離婚,要么到民政局作離婚登記,要么通過司法途徑判決或調解離婚。王小姐是通過訴訟離婚的,離婚后,她并未及時去戶籍所在地公安部門辦理戶籍信息變更手續,依然與前夫共用一個戶口本,因此,其戶口簿上的“婚姻狀況”仍然顯示為“已婚”狀態。
但其前夫根本沒有將此事知會王小姐,直到禪城法院判處王小姐對10萬元債務承擔還本付息的連帶責任,并發生強制劃扣王小姐賬戶存款之后,王小姐才知曉。
王小姐的遭遇雖然可以通過法院啟動法律救濟程序得到糾正,但孫先生卻因被王小姐前夫欺騙而憤憤不平。
癥結
公、法、民政局信息不共享
王小姐遭遇的“烏龍”,其癥結在于民政、公安、法院三大婚姻狀況記錄體系之間信息互不共享。
一位民政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公民的婚姻登記信息分布在三個部門,即:民政部門掌握了結婚登記和協議離婚的信息,法院保管了判決和調解離婚的信息,公安部門則擁有公民辦理戶口登記、變更等資料。但是,民政、公安、法院三大系統在區域范圍內,并沒有實現婚姻登記信息互通。婚姻信息變更依賴于當事人的主動提供,一旦當事人沒有及時申請變更或有意隱瞞,那么,不同部門掌握的婚姻狀況有可能完全不一致。
禪城法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婚姻信息不一致,不僅給審判工作造成很大麻煩,也容易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鉆空子。像王小姐的前夫,就是利用了結婚信息不共享的漏洞去騙取孫先生的信任。而據了解,依靠隱瞞婚姻狀況去騙取金融借貸的,王小姐一案并非個案。
另外,上述民政工作人員介紹:“婚姻信息不對稱,更有不法分子利用這種信息漏洞,重婚、騙婚甚至做其他違法犯罪行為。”
破解
法院定期移送離婚法律文書
婚姻信息不共享是全國性問題,在佛山,目前全市各區的信息皆是不共享的,并非禪城一家。
不過,為解決婚姻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禪城法院在全市率先與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建立離婚信息共享機制,確定,從2014年1月起,法院每月一次,把生效的離婚案件法律文書轉送給區民政局婚姻登記部門,由民政局錄入婚姻登記信息系統,實現法院、民政部門以及其他職能部門的信息共享和查詢。
據了解,禪城法院已向禪城區民政局移送166宗訴訟離婚案件的法律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