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唐某因為胸悶心慌,上醫院去看病,沒有想醫院讓其先去做心電圖,而心電圖醫生遲遲未來,直到等了18分鐘之后,病人栽倒在地醫生才趕來。不幸地是唐某卻因“室顫”不幸身亡。
45歲的唐某。3月10日下午6時許,他突然出現了胸悶、心慌、氣短的癥狀。這時,他趕緊給朋友、侄子和女兒打了電話,讓人幫忙趕緊送他去勉縣醫院。
當時親戚正好有人開車,便送他去掛了急診。
到了醫院之后醫生并沒有立即進行聽診等治療,直接讓他去三樓做心電圖,當時唐某其實已經不行,臉色蒼白渾身難受,和醫生溝通之后也無濟于事。無奈之下,在親戚的攙扶下上了三樓的心電圖室,然而科室的門卻鎖著,里面也沒有人。
他們發現沒有醫生之后,多次找到急診醫生要求聯系檢查科的醫生,但醫生并沒有聽從。等待了10多分鐘后,湯潤武直接從坐著的椅子上滑了下去,他更加著急了,再次跑到了一樓,直接將急診科醫生強行拉上了三樓。
根據勉縣醫療糾紛調解委員會14日出具的《調解意見書》顯示,死者湯潤武10日下午6時在朋友陪護下到勉縣醫院診治;6時38分掛號后,由急診科醫生接診,要求做心電圖進一步確診;6時42分,交納心電圖診查費后接受診查,此時由于心電圖值班室醫生已前往其他科室給病人做檢查,在此期間患者病情逐步惡化;6時55分左右倒地,心電圖室醫生7時返回后為湯潤物做檢查,顯示為室顫;7時15分左右無生命體征。
唐某的侄子說,當時就看到自己的叔叔躺在地上,急診科的醫生看到叔叔不行了,立即做心肺復蘇,心電圖的醫生也過來了,太初儀器進行檢查,但是叔叔還是走了。唐某的女兒認為就是因為醫院的醫生耽誤這18分鐘,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醫院表示,唐某來的時候醫院心電圖室只有一個值班的醫生,那個時候正好去給患者做檢查了。醫院的負責人說,等到急診科醫生聽聞患者“栽倒在地”時,便趕緊趕到了現場進行急救,隨后心電圖室醫生也趕到并進行檢查,發現患者是“室顫”。這位負責人還說,“室顫”也就是心臟驟停,往往發病在幾分鐘內。“其實就是他栽倒在地時,‘室顫’才發病的。”這位負責人說,而急診科醫生不到兩分鐘趕到現場,隨后心電圖室醫生也趕到,因此“嚴格來說,我們的急救是從他栽倒在地開始的,所以并無過錯。”
投訴科一位負責人說,這個事故屬于意外,如協商不成建議家屬通過司法途徑解決。如果患者認為救治過程有過錯和過失,建議家屬申請司法鑒定,通過司法途徑來解決。
滬律網上海律師分析:根據我國《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四條規定,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
醫院和唐某的死亡之間是否有因果關系,還需要證據加以證明。唐某的家屬如果認為唐某的死亡與醫院之間有必然的因果關系,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并要求司法鑒定,若司法鑒定結果證實醫院與唐某的死亡確實存在因果關系的,那么唐某的家屬可以向法院申請讓醫療機構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還給死者一個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