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這些竟然都是夫妻共同財產!!!
①收入、獎金、購置財產
首先要說的就是在夫妻婚姻關系還存在期間雙方的收入、獎金以及買買買所得的所有都屬于夫妻共同財產。這條就可以用這次事件來解釋一下,男主與女主在婚姻期間,男主賺的的所有收入都屬于夫妻雙方共同財產,女主可心安理得的享用;女主為第三者爭取高收入,高福利等等行為,都只是為第三者增加福利,女主自身是無法享受的,除非結束現在的婚姻,與第三者開始法律承認的婚姻關系。
②住房公積金、住房補貼、養老保險、破產安置費等
每個月光是公積金就會扣走成百上千的,經過多年的積攢,打開公積金的賬戶看看里面的數字還是比較可觀的,這些各種的費用都是屬于夫妻共同財產,但是當遇到離婚時,分割的是在婚姻關系存在期間所得的這些費用。
③租賃收益
在婚姻關系存在期間,夫妻一方對取得的鋪位進行租賃所得的財產性收益均為夫妻共同財產。這就表示當成為夫妻的那一刻起,一個紅本本就將兩個人的生活聯接起來,這條就顯示出所說的有福同享,有錢同賺。
④生產經營活動收益
這條適用于眾多的企業家庭,在婚姻關系存在的期間,無論是以一方的財產建立或是夫妻雙方財產建立的公司,在精英中產生的收益都屬于夫妻共同財產。本寶寶覺得這應該也是大家夢想成為豪門兒媳的一個重要原因吧,有一枚簡單的少女因為一段婚姻直接就會變身億萬闊太,這顯然是赤果果的誘惑啊。
⑤債務
在夫妻關系存在期間一方的債務為夫妻雙方共同債務(除非一方能夠舉證證明債務為債權人的個人債務)古人總說“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雖然這句常被用于形容兄弟之間的友好關系,但是,這句放在夫妻關系中更能顯現其中的內涵所在。
二、這些在一定條件下也算作是夫妻共同財產
①禮金、禮物
中國傳統的習俗就是在男女雙方結婚前,男方會給女方聘禮或是禮金,算是一個儀式也算是一個約定,這個聘禮、禮金是在婚姻關系確定之前贈予的,所以這禮金算是一方的個人財產;此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雙方已經登記結婚但還沒有共同生活,這樣禮金是屬于雙方共同財產來算的。
②父母資助購置的房產
婚后,一方父母全資購置房屋贈予(除非沒去而證明贈予一方子女),就是視為贈予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父母出首付,房貸由夫妻雙方償還,則房產不論房產證登記一人姓名或是夫妻雙方,都視為夫妻共同財產。
③軍人的復員費、自主擇業費
關于軍人的復員費、自主擇業費等都是屬于一方所得的個人財產,但是會隨著婚姻關系的存在期限而逐漸轉變為夫妻的共同財產。關于這些財產的計算還有一個特定的公式:夫妻共同財產=婚姻存續年限×費用總額÷(70-入伍時年齡)。
三、這就是不論山崩地裂世事變遷都不會成為夫妻共同財產
運動員獲得的獎牌獎金
這種就非常好理解了,就是只要是在各種大中小型運動會上獲得的獎金獎牌都是屬于運動員自身的個人財產。話說,運動員那么辛苦,真的是用血汗去拼搏所得的獎牌獎金,當然要歸個人才是的。
原來夫妻共同財產有這么多,怪不得那么多夫妻在離婚的時候會將曾經的風花雪月時光,曾經滄海桑田的許諾全部泡在腦后,不惜用滿滿的套路來套牢曾經許諾一起攜手白頭的TA。雖說古人的話都是經過歷史驗證的真理,但是,比起“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的現實,我更愿意去相信“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美好畫卷。
關于房產的分割,婚前所得為個人財產,但是房產在婚姻期間的升值是屬于夫妻共同財產的,大家可以為自己投資一個房產,無論婚姻是否能夠長久,未來自住或是當包租婆(公)都還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