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長期在外工作或學習的游子們都歸心似箭。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春節回家的方式多種多樣,相較于網絡電話頻繁刷票、代售點整宿熬夜買票的人來說,“拼車”回家,正由于其經濟、便捷等特點逐漸為人們所接受。然而,拼車也存在著許多風險,一個不慎,也許“拼車”就變成了“黑車”,甚至遭遇黑車搶劫。
案例一:與同鄉同學包車回家,付錢后司機消失
12月5日,在衢州職業技術學院讀一年級的王某在校內宣傳欄上看到了一張面包車包車返鄉的小廣告,廣告上稱提供省內多條線路的返鄉包車服務。由于放寒假時間臨近,想著自己溫州老鄉很多,若大家能夠包車回家,不僅方便而且路上也熱鬧,于是一番合計下,王某和5名同鄉撥通了該車車主的電話,并花1600元包下了該車1月20日的行程。
然而令王某沒有想到的是,就在第二天路過宣傳欄時,他突然發現自己所包車輛的宣傳單不見了,他趕緊拿出手機聯系司機,確被告知電話一直處于無法接通狀態。王某預感到事有蹊蹺,隨即便報警了。經過柯城公安分局的辦案民警調查,得知此號的登記人為山東煙臺人,并非王某所見之人,而王某之后所提供的車牌號也是套牌號。
據衢州長途客運站一名姜姓負責人介紹:暑假和寒假是“黑包車”行騙的高峰,去年寒假期間,汽車總站就接到了超過15個投訴電話,涉及被騙學生40多人,被騙的學生幾乎都是交錢后聯系不到車輛司機,無一不是從正規渠道購票。汽車站工作人員提醒廣大市民,若從黑車處購票,一定要核對當事人本人的身份證、駕駛證、營運證以及車牌,不可輕易因為方便而失了錢財。
案例二:聽信黑車司機“拼車回家賺油錢”遭遇黑車
市民蕭女士來電反映,她想通過自己國慶期間遭遇的拼車經歷,提醒其他市民以后拼車一定要謹慎,乘坐“黑車”無保障。
“10月6日下午,我從市區拼車去儀征,對方是一個私家車車主,網上發帖稱6日也要回儀征,就想找幾個人一同回儀征,拼車掙點油費。”蕭女士說,她打電話過去咨詢,雙方約好了上車地點,約好支付給對方20元送到目的地。
6日下午5點許,蕭女士在汽車西站附近上了對方的車,上車后發現車上已經有3個人了。“上車后我才知道,對方根本不是想賺油費,而是‘黑車’,想帶客賺錢。”蕭女士說,一路上她聽到同行的幾個搭車者說,他們之前也坐過這個司機的車。司機先自稱家在儀征,后來又說經常跑這條線。
蕭女士說,快到目的地時,司機因為多開了一段路,就要加價,要了她30元。
警方提醒市民,一些黑車并未取得合法經營資質,也沒有相應的安全保障及保險措施,呼吁市民不要乘坐非法營運的車輛,盡量到車站乘車。
案例三:“給你100塊,自己想辦法回去”
9月27日下午,張女士(化名)到一建材市場購買裝修材料,訂購完畢后正逢上下班高峰期,外面車水馬龍,站在路邊接連向出租車招手卻沒有碰到空車。
“去哪里,我送你過去?”由于打不到出租車,張女士便乘坐一輛非法營運的白色夏利車離開。
途中,張女士在車上打了會瞌睡。黑車駕駛員從后視鏡看見了,便說:“你困了就睡吧,到了我叫你。”
大約20分鐘后,張女士醒來,發現自己已經被拉到一個空曠的工地。黑車駕駛員解釋說是“抄小路”,張女士不疑有詐,但下一分鐘車就突然停了下來。
“把銀行卡和密碼都交出來。”黑車駕駛員直接將她按在了座位上,用一把約20公分長的折疊刀對準她的脖子。
起初,張女士并不配合,但對方扇了她幾個嘴巴后她放棄了抵抗。隨后,她遭遇了對方的性侵,此后被黑車駕駛員蒙住了她的雙眼,綁住手腳放倒在后座上開車前去取錢。
為了防止被監控拍到,黑車駕駛員戴上了口罩,分別在兩張銀行卡上總共取了4000元錢,加上張女士身上攜帶的1000元現金,總共5000元。
當晚21時許,楊秀被丟在萬達廣場附近一個小巷子里,黑車駕駛員給了她100元,“自己想辦法回家”。
案例四:謊稱有病機智女子逃脫性侵
10月9日,在昆明開服裝店的劉女士去新螺螄灣進貨,選購結束時天空飄起小雨,張美就想打個車趕緊回家。
此時,那張夏利面包車又再次停在了她身邊,看著單獨一人、穿著時尚的張美。
與張女士和萬女士不一樣的是,劉女士上車后十分警覺。當發現路線有點不對時想下車,卻發現車門和車窗都被鎖住了。無奈之下,她悄悄使用微信聯系了自己的丈夫,用暗語告知了自己處境危險,并悄悄地發了個定位。
在劉女士被逼問了銀行卡密碼并取走錢后,也被拉到了空地上的小屋。在小屋內,黑車駕駛員欲施暴。
“反正我也沒幾天活的了,你隨便吧。”劉女士靈機一動,拿出自己隨身攜帶的胃藥說自己身患傳染病,且已經病入膏肓。
劉女士的態度讓黑車駕駛員沒有對其動手,而是讓她向朋友借錢。趁其不備,劉女士再次和丈夫取得了聯系,其丈夫立即報警。早上8時許,太家河派出所的民警找到了這個空地,男子隨即聞風而逃,劉女士被成功解救。
案例五:黑車司機說:“千萬不要坐黑車,坐公交車最安全”
10月2日,在世紀城打工的22歲萬女士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準備返回位于南壩路的家中。
又是那輛白色夏利面包車駛萬女士身邊,萬女士上了車,坐在了副駕駛的座位上,一上車就一直低頭玩手機。當她抬起頭來,車已經開到了那處空曠的工地上。
“把銀行卡和密碼都交出來。”此時,黑車駕駛員兇相畢露,在捆住萬女士之后,他把座位放下來,將萬女士拖到了后座上。
盡管除了身上攜帶的100多元外,銀行卡上只有1000余元,而黑車駕駛員沒有打算放過萬女士。
在蒙住萬麗的雙眼后,被帶到另一個空地上一棟樓房的一間屋子里。就在這個房間里,萬女士被對方強暴。在拍攝了萬女士的裸照之后,黑車駕駛員要求萬麗向朋友借錢,并許諾“借了1萬就饒了你。”
而萬女士并沒借到錢,第二天下午被黑車駕駛員拉回了市區,手機被拿走。臨走前,黑車駕駛員還跟她說:“小姑娘,以后千萬不要坐黑車,還是坐公交車最安全。”
拼車與黑車該怎么區分呢?
拼車在國外由來已久,在法國交規“環保駕駛”這一章中,明確了拼車的定義:若干乘客共用一輛車行駛同一段路程的行為叫作拼車,拼車產生的費用由所有乘客平分。而黑車則是沒有運營的資格,不被國家允許的贏利為目的的車。顯然,二者一個本質區別就是是否以盈利為目的。我國車輛因登記性質不同,被分為營運車輛和非營運車輛,非營運車輛不能從事任何營利性活動,否則就會破壞正常的交通運營秩序,比如對出租車汽車行業的沖擊、對客運市場的影響等。
在中國,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節約、環保理念的提倡,“拼車”越來越流行。但這個需求日漸巨大的市場,仍處于“無序放養”的狀態。拼車出行雖能減少污染、降低成本、減輕交通壓力,但一旦被執法部門發現,是否收費就變成核心問題。此外,我國目前沒有關于拼車的保險規定和相應險種,一旦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因為車主改變了車輛的性質,在保險理賠上也存在障礙。
春節拼車該注意什么
出于經濟方面的考慮以及“買票難”的問題使得許多在外務工或讀書的人更多地選擇“拼車回家”。雖然拼車回家對車主和乘客而言,是雙方你情我愿的行為,不過拼車這一臨時性行為,會存在一定的事故風險,是不容忽視的。因此,拼車時要注意一下幾點內容:
拼車者最好是熟悉的朋友。與陌生人拼車時,要注意預防騙子或搶劫行為的發生,車主和乘車人有必要互相了解對方的真實身份及聯系方式。
車主和同車人應分別將了解到的對方信息發送給至少一名親友,以備出現問題后聯系使用,并有意讓對方知道這個情況。
雙方簽訂一份拼車協議。拼車回家不是以營利為目的營運,所以車主不會向乘客提供票據等安全憑證,并對其安全負責,但是車主并不能因此免于糾紛。因此,出發前,車主事先與搭乘者簽署一份協議,這樣作為一份民事合同,只要雙方同意并簽字,就具有法律效力,在法律允許范圍內,雙方可以免于陷入不必要的糾紛之中。
上海律溫馨提示:搭乘前,乘客購買人身意外保險。這是一種保護自己,又規避了事故責任的方式,對雙方都有利。千萬所不要抱無所謂,我不會那么倒霉之類的僥幸想法。